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你真的在钻研教育吗?

教育改革一路高歌,除了教学内容的增减与注入一些与学科内容不知有没有必然联系的素材,对一线教学的影响似乎微乎其微!是改革者罔顾现实?还是教师们固步自封?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不久机缘巧合,从小学课堂到大学课堂,一路欣赏,眼前浮现出若干年前和同事们一起去一线听课的场景,又仿佛回到了儿时的课堂。我不禁有些茫然,我们一面听着嘹亮的改革之歌,一面看着本质上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我们究竟在改革什么?当然,如果有专家听课,课堂还是会有些变化的,否则如何体现新理念?专家倘若说不行,后果很严重。还有一点变化很大,多媒体越来越普遍。

曾经听过几节语文课,教师手捧Ipad,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手指触摸处,屏幕的内容跟着变化,再也不用点鼠标了,这似乎是个进步。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课堂,教师手捧着书本,也是在教室来回走动,一边走一边抑扬顿挫地朗读,每朗读一段便停下来自说自话地解释或问询同学。同学们眼睛盯着书本,耳朵听着朗朗书声,有如在欣赏一段评书,很多时候,老师也让我们站起来读上一段。记得小学五年级时,那个总骂我的语文老师要我每天中午捧着一本短篇小说集在班上朗读一小时,以此表示对我调皮捣蛋的惩罚,我的阅读水平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从教学手段看,我实在无法判断儿时的教育方式与现时的多媒体教育方式孰优孰劣,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手捧书本听老师侃侃而谈。个人的偏好自然不能作为评判教学手段优劣的标准。

有一篇帖子说,很多教师强烈建议教材回到起点,回归过去的版本,这或许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但终究是空想,倘若回到过去,那不是画了个大大的圈圈?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更美好,问题是谁来评判好坏呢?理论上说当然应该是受教者。道理很简单,商场里兜售者无论怎么夸自己的商品,顾客不一定买帐,只有顾客自己觉得好了才会考虑买不买。而教育似乎不是这样,评价教育者既不是受教者也不是一线教育者,而是第三方。按理说,第三方评价本身应该没错,就像市场有质检部门负责产品的检验。但如果评价商品好坏的既非卖家也非买家,更非质检部门,而是商品的生产者,这不是很滑稽吗?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厂家派专家跑到你家里来对使用他们产品的你说三道四,说你这样使用不对,那样使用不合适,商品出了问题,不是商品的问题,是使用者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作为顾客,大概宁可把商品扔进垃圾桶再也不用,也不想听厂家废话连篇。专家们真的在钻研教育而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吗?为什么常常觉得专家的指手画脚有些不着边际?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句句真理,写起来字字珠玑,可做起来感觉处处茫然。

教育改革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绝不是某个专家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的书房拍拍脑袋、挖空心思就能想出妙策的,需要去一线做广泛的调查,多方听取意见,搞清楚为什么要改革?需要改革什么?否则改革很容易掉入来回折腾的漩涡。

既然我们总说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为什么不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做做文章?这里所说的教什么绝非指知识的增减,而是指“教知识还是教知识背后的东西?”如果是后者,我们的改革关注点似乎出了偏差。表面上看,我们一直在说要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但实际教学过程是如何体现的?与其将精力放在内容的增减与呈现方式上,不如先做好两件事:

1、让真正懂学科的人先把一线教师培养(不是培训)好

2、探讨如何让命题跳出应试的怪圈。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改革就真正成功了。从这个角度说,有人提出让教材回到过去是有道理的,因为教师们更熟悉传统教材的内容,更适应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在改革教材之前还是先改革好教师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