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未名湖是个海洋(未名湖是个海洋)

未名湖是个海洋

未名湖是个海洋 来自沙麦公社 00:00 04:21

《未名湖是个海洋》是一首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91级学生许秋汉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最初发表于1995年,距今已20多年了。
第一次听这歌时,纯粹出于好奇,当时的我还坐在图书馆,希望借此放松下头脑;然而,听完之后我并不十分喜欢,觉得歌词太简单直白,前奏也十分低沉暗郁,开头一句“这是一块圣地”,甚至还有丝丝炫耀和“作”。它既不似《燕园情》那样大气磅礴、充满家国情怀,也不如《青春大概》那样朗朗上口、文采斐然,它仅是如此重复那句“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在水底”。我当时甚至听出了它如此落寞,就似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秀才那般,只把情思寄湖水,忘却江山万里云。
今天五四,除了青年节,也是北大百廿校庆。朋友圈里少不了有关学校的信息,下班回到家中的我,突然想到了去年毕业典礼之后的那个晚上,很多人自发聚集到百年讲堂,唱起歌来,表达自己在学校最后一点的倔强。凌晨之后,保安来过好几回催大家回去,狂歌未曾竟夜,我也回去睡了。想到当时唱的歌,我再一次把《未名湖是个海洋》拿出来听,越是安静的环境,我越是品味到这首歌的另一种境界。
这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它不那么高亢明亮,也不那么激动人心,但却赤诚而鲜活,乍听上去,它很丧,一点也不积极向上,但如你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它内在真正的坚守。听这首歌,令我想起很多北大人。他们并不是在识时务中练就的时代“俊杰”,也没有因某一政治觉悟而甘做螺丝,而是沉浸于自我认定的事业中埋头终身,在自我坚守中呈现风骨。他们似乎总是批判,好像满腹牢骚,说些意气之词,但他们批判背后始终包含着对一些具体的“人”的深厚情感,希冀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和国家。
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北大精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北大精神”一直是个混合体,其中至少包含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一类是家国天下的民族主义情怀,始终以“中华震惊世界”为己任,常维新、敢为天下先;一类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经常自我反思、怀疑一切的精神态度。这两类精神气质的代表人物,大致可以对应于学校仅有的两座人物纪念雕塑,前者是李大钊(坐落在南北阁前的草坪上),后者蔡元培(坐落在未名湖钟庭不远处)。我不知道学校这两座雕塑的安排是一种巧合还是隐喻。家国天下的民族主义情怀,是被颂扬和展示最多的精神气质,这是承接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胸怀天下和近代“屈辱中国”的精神脉络,说起来自是慷慨激昂,激励着一代代国中有志之士奋勇前行。
近代以来,历史通过选择中国共产党,让她带领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独立和富强,并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这个时候,留给北大人的唯一道路是否就只剩下了“永远跟党走”?是否只需要追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可以了呢?此时,北大精神的另一面就展现出来了,那就是“思想自由”和自反性批判——这种自由和反思不允许它有任何的依附,它总是有足够理由来怀疑和批判强势的一方,它独立的灵魂正如未名湖中的鱼儿一般,时常从水面跳起。它“跳起”是为了完全脱离这片湖水吗?显然不是!它只是想要感受那自由的呼吸,它就是个流浪的诗人。
从理性上讲,有时候这种怀疑和批判并非值当,也并非一直正确,它仅仅是以一种近乎直觉地感到盲从和依附的不安,它过往的心性不允许自己不独立思考。我心目中,“北大精神”这两面同等重要,只有“家国天下”,容易走向炽热的头脑,任何对于“他者”威胁的强调,都足以令人血脉偾张,“扶清灭洋”的喊声依然不远,“XX中国或成最大赢家”的评论也数见不鲜;而只有“反思批判”,也容易自怨自怜,将自我压制到无限冥思之中,缺乏大方向和根本关怀的引领,令反思和批判显得空洞乏力,最终沦为牢骚而已。
创作这首歌的人,我通过百度只查到寥寥数语:“许汉秋,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1级学生,曾任《中国遗产》杂志社总编,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博物》主编。代表作《长铗》、北大民间校歌《未名湖是个海洋》”。相比于他同时代的那些互联网大咖,或者教育产业界巨贾,他实在是太不知名了,但是因为这首歌,他将自己的精神气质记录在了北大的历史之中,并让如我等后来者感同身受,我想,这正是北大共同体特有的魅力,穿越时空,恒久弥新。

(创作者许汉秋,照片来自百科)
看到一篇推文如此写到: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曾采访经济学家陈翰笙,他在27岁即受蔡元培邀请成为北大教授。记者希望他对北大说一句祝福的话。
 
陈翰笙沉默了一会儿,旁人建议:“你就说希望北大越办越好!”
 
他继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我希望北大办得跟从前一样好。”

希望北大办得跟从前一样好。以此作为本文结尾。

未名湖是个海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