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多位南极功臣话当年:首次图解创建中山站特别险、格外难

《作品选登》专栏
多位南极功臣话当年:首次图解创建中山站特别险、格外难
张继民
  位于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的中国考察站,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中国南极中山站。邓小平同志题写站名。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担当重任,于1988年11月20日出征,战胜艰难险阻,胜利完成建站任务,返回后国家为115位队员记功。同时给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荣记集体一等功、给中国“极地”号考察船荣记集体一等功。
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站名,制成金匾红字标牌,悬挂在中山站主楼进门一侧,十分醒目。
1989年4月28日,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表彰大会召开,这是与会代表合影。前排右起:高振生、朱德修、杨凯、(待认)、魏文良、陈德鸿、方强、武衡、郭琨、钱志宏等。方强,开国中将,1979年5月至1982年8月任海军副司令员。
就此次表彰大会,新华社4月28日发出报道,4月29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头条予以刊登。
1
祖国至上
  今年11月20日,是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自青岛出征32年周年纪念日。前不久,21位队友在北京聚首,畅谈当年乘“极地”号抗冰船,前赴南极大陆,为祖国创建中山站艰险历程。
与会队友来到会场,首先拿到一份精制的硬质会议流程卡,并留作纪念。
  纪念会会场充满浓郁的南极氛围。三幅南极巨幅喷绘照片作为背板,各宽4.3米、高2.6米,几于屋墙齐高,分别竖于摄影区、会场区。上面无不醒目地标注一行大字:“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每幅画面,是队友们最为熟悉的昔日场景。
很多队友30余年未见,拍张大合影留作永久纪念。前排右起:崔建、张继民、吕子耀、周文玉、魏文良、蒋鸿林、陆龙骅。二排右起:高振生、肖卫群、姜廷元、姜德中、张国立、张正树、李林林。三排右起:夏松谦、张京生、陶祖源、逯昌贵、王金会、张大新。
摄影区巨幅背景图之一:中国南极中山站即将建成之际,一群企鹅来到标有“中山站”字样的测绘碑山头,俯视中山站红色楼群,然后在头鹅率领下“满意”下山。张继民摄
摄影区巨幅背景图之二:1989年1月14日,“极地”号抗冰船在近岸遇特大冰崩。一位船员记录:“当地时间22时15分到23时55分,连续三次发生特大冰崩。滚滚冰流随着巨大冲击波向我船压来,处境十分危险。船长适时下达了备车、起锚指令。……船长正确操纵,使船既顶着冰流,又保持距右后方岸岩200米以外浅水区,避免了大冰山撞压我船。”最终,考察船陷于冰山围堵、冰排钳制之中。张继民摄
会场讲话区巨幅背板照片,展示了在雪岭映衬之下,基本建成的褚红色中山站。空白处,与会队友们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
考察队原副队长、曾任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海域勘界办公室主任的高振生,主持纪念会并讲话。张继民摄
  原考察队副队长高振生是纪念会召集者(原考察队队长郭琨、另一位副队长高钦泉均已逝去)。主持会议的他在讲话中说,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共有队员116名,北京地区队友30多名。很不幸,京区队友中,郭琨、高钦泉、金乃千、郑在石、胡冀援、张邦亭、庞一农、胡喜坤、胡玉平9位同志已经驾鹤西去,走向了另一个世界。应到会约25名,有几位因身体欠佳未来,也有的出差外地。路远也好,路近也罢,大家准时聚到此处,说明我们考察队依然拥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当年就是靠着这个力量,克服千难万险创建了中山站。
著名演员张国立队友讲话。张继民摄
  此次纪念活动承办者张国立队友讲话。他说他人生有三个重要节点,一是早年作为一名工人赴贵州参加铁路建设,二是调入铁二局文工团当演员,三是与队友们一道远征南极大陆。因此,非常珍视与队友们同生死共患难的南极经历。今年6月初,应央视之邀拍摄“走在回家的路上”专题片,在成都与几位队友接触,得知数位南极队友先后辞世,很是不安,觉得应尽早组织大家见个面,聊当年叙旧情。回到北京的7月一天,与高队等说起此事,决定以考察队创建中山站出征32周年为契机,举办纪念活动。现在看到队友们身体健康,精神旺盛,非常高兴!
原“极地”号船船长魏文良队友讲话。张继民摄
  其后,原“极地”号抗冰船船长、后来曾任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党委书记魏文良发言。他回顾说:1988年11月20日10时,我作为船长拉响了“极地”号气笛。开始了远征东南极航程。这是一次将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大陆的航程;是填补中国自郑和下西洋600多年航海史空白的航程。当队友们团结一心,克服冰原围困、特大冰崩,建成了中山站。离开南极那一刻,我拿起话筒,对留守站区的越冬队员们喊道:“希望队友们多多保重,明年我开船接你们回家。”令人欣慰的是,我实现了我的承诺。南极考察事业,虽然危险大艰难多,只要我们想到为祖国而战,勇于面对,就能创造奇迹。
吕子耀队友讲话。张继民摄
  继而南极队友吕子耀,曾任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的他讲话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次纪念活动的意义。应该说,这是一次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充满正能量的活动。谢谢高振生、张国立两位队友,为组织此次纪念活动付出的努力。在他们搭建的这个难得的交流平台上,队友们通过忆艰险,谈旧谊,必将激发大家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会后,吕子耀写下对张国立评价:“在南极,当年英姿勃发敢打敢拚的国立老师,如今还是那样朴实,始终保持着工农本色,非常难得!从队友们对他的尊敬与友爱中,再次验证了他是一位好同志、好演员。”
  按会议流程安排,笔者代表队员讲话。我站起面向队友们说:“这篇600多字讲话稿,除服务于会议,还准备用于发微信公众号,因此必须念完它。”我的坦诚,让场下有的队友笑了。
#讲话稿
  “搏它一次不白活
  今年7月15日夜,高队与国立队友等商定:11月20日,即为了创建中国南极中山站,考察队乘船自青岛出发32周年之际,找个合适时间召集队友们举办纪念活动。而今变成现实,令人高兴!
  这不仅是南极队友们久别重逢,更是国家南极功臣聚会。在座的每位队友,1988/1989年度赴南极大陆,不拒千辛万苦,战胜特大冰崩,在南极圈里创建了中国首个考察站——中山站。国务院当时发来贺电肯定我们说:‘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慨和大无畏精神。’因为贡献巨大,国家给我们人人记功。
  关键是,中山站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我在9月所发的题为:‘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藏的南极磨难’微信公众号中,引用了我们的老船长、前极地办党委书记魏文良评价。他说:‘自从有了中山站,我国极地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山站在中华民族极地事业伟大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非凡意义。’的确,中山站作为基地,作为跳板,成就了昆仑站、泰山站建成,以及罗斯海近岸考察站在建事业,同时完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学考察活动。
  搏它一次没白活。南极一次壮行,给了我们每位队友以强烈的精神激发,使得我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敢于迎战任何困难,继续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努力。
  同时也深深地融入了家庭文化。我们的长辈,我们的孩子,经常的话题是南极。人生最大价值是什么?那就是在祖国关键节点上,有我们自己的积极付出!
  正因为本次纪念活动意义重大,场内布置充满南极氛围,仿佛让我们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最后三愿:一愿已进入老年的队友们,人人珍视健康,寿比南山。二愿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永垂青史。三愿祖国南极事业更上一层楼,向南极强国迈进!
  谢谢队友们!”
张正树等队友在会场背板上纷纷留下自己的名字。张继民摄
在会场,回放当年“极地”号航行、建设中山站纪录片。张继民摄
三位队友合影。左起:张京生、高振生、蒋鸿林。
七位队友合影。左起:逯昌贵、张京生、陶祖源、姜廷元、张国立、肖卫群、崔健。
四位队友合影。左起:姜廷元、张继民、魏文良、陆龙骅。张继民提供
当年服务于“极地”号航海与中山站建设,从事气象观测的四位队友合影。右起:陆龙骅、逯昌贵、姜德中、钱平。56岁的钱平,是京区队友中唯一未退休在职者。张继民摄
81岁周文玉队友(左二),在老伴陪同下参会(左三)。“极地”号考察船被坚冰撞成一个大洞后,以钢板补洞者就是来自北京金属结构厂的高级焊工周文玉。队员们在南极奋争,所有家属都象周文玉老伴一样,承担了巨大精神负担与家庭重担。1989年春节,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向队员家属们发出慰问信。1989年2月4日,又联合举办在京家属茶话会。张继民摄
就餐时,张国立向队友们敬酒。这个桌上,多为当年越冬者。极夜时长夜难明,不要说远在地球边沿的他们,对祖国与亲人的无限思念,仅应对疾病就是难关,如一位严重胃出血、五位患牙病不得不拔除病牙等等。在随队的海军总院医生肖卫群关照下,人人安全回国。张继民摄
2
险在航海
  1988年之前,在中国航海史上,尚无船只冰区航行纪录。我们所乘“极地”号抗冰船,原来称“里尔”号,自北欧芬兰买来时已用过17年。记得离开青岛没几天,接近赤道,单机考察船气缸就出了问题,不得不停下来修船。假如它坏在海况恶劣的西风带,动力不足或没了动力,船员们又怎样驱动它战胜狂风恶浪?开着一艘旧船,到南极冰区又被撞成了破船,倘若不是国家极地考察事业特别需要,断不会如此放胆闯进南极冰区。得益于船员优秀,船长指挥有方,他们排除万难,战胜特大冰崩,总算让队友们乘着它,完成创建中山站宏愿,回到可爱的祖国。
这幅图原是张继民远征路线图,借用于此。其中蓝线部分,是1988/1989年度,“极地”号抗冰船远征南极往、返航线。去程:从青岛出发,经停澳大利亚霍巴特,抵南极普里兹湾中山站。回程南极普里兹湾中山站,经停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新加坡、抵青岛。
1988年11月20日,“热烈欢送中国东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大陆建设中国南极中山站大会”,在青岛码头举行。张继民摄
欢送大会上,1985年升任航天工业部部长、1988年调国家科委任常务副主任的李绪鄂(右一),曾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时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右三),陪同时任民革中央荣誉主席屈武(右二)出席仪式。时年93岁的屈武不顾年迈,出席这一活动,与中国南极中山站命名密切相关。高振生摄
即将出征的考察队代表。右起:陈德鸿、郑在石、高钦泉、高振生、吕子耀、宋鸣之。张继民摄
赴南极时,“极地”号抗冰船到达赤道。在国际航海文化中,航船到了赤道,多要举行驱鬼娱乐活动。未能免俗的中国南极考察队同样没有忽略。太阳出来前,几个魔鬼一阵狂舞。队友们见状,冲上甲板将他们一一踢走。正义战胜邪恶,期待我们的航行,一路顺畅。张继民摄
准备赴南极大陆踏勘站址的先遣队员郭琨、李占生,10月13日乘澳大利亚“冰鸟”号船穿越风大浪急的西风带,船体横摇高达近40度。由于澳方装船疏于严谨,锚索固定不牢,导致舱内三架直升机撞得粉碎,只得返航。我们考察船到澳大利亚山城霍巴特,与郭琨队长会合,他将他所拍照片贴在“极地”号船舱过道墙壁上,警示所有考察队员,特别是船员,要积极应对。船员们立刻提出:“宁可不逛(街),全力备航,用今天的汗水,替换明天可能流出的泪水。”在地理上,澳大利亚靠近南极,船倒霉了,很快可以重启航行。中国地处北半球,“极地”号若因此过不了西风带,只能告败,明年重来。
自澳大利亚霍巴特启航不久,考察船就进入浊浪排空的西风带。万吨级“极地”号,犹如一片柳叶被狂怒的大海戏弄着,一会儿冲上波峰,一会儿跌入谷底。此时张继民、赵俊琳等晕船严重者,已呕吐数日,被队友们戏称“中国一号晕船种子选手”。这还是在考察船新安装了自西德进口的英特灵减摇装置,海区减摇效果达30%。否则我们会晕得更烈更痛苦。高振生摄
“极地”号抗冰船穿行在荷叶冰区。大量浮冰压住了海浪,谢天谢地!我们这些饱受晕船折磨者得救了,终于“回到人间”。裸着上身照镜子瞧瞧自己,长时间基本未进食的我,瘦成了“前搓板,后衣架。”高振生摄
在中国航海史上,尚无船只冰区航行纪录。“极地”号开进普里兹湾冰区不久,船艏就被坚冰撞出一个大洞,最后直径撕大到近一米。好在船壳是双层的,暂无漏水沉船之虑。毋需讳言,它的坚固性大受影响。张继民摄
考察船被坚冰撞坏位置示意图。此图为队友胡冀援当时所画,十分传神。绘画是他的业余爱好。回国后事业中天的他,可惜患重病住进北京人民医院。我两次去医院探望,他说病好去干事业。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视察医院时,嘱咐医生对他积极救治。遗憾的是,无情的死神还是拉走了他,时年50岁。
此图为胡冀援所绘。他在图上注道:“无论是郑重其事的建议,急中生智的良策、心急如焚的盼望,还是浮想连翩的绝招,都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破冰破冰破冰……。为此特献《八仙破冰图》,以永记这22天艰难日子。”“八仙”破冰方式:锤打、铁棍撬、发气功、爆破、锹挖、热水融、锚砸、扫冰。
1989年1月14日夜,“极地”号抗冰船连续遭遇三次特大冰崩,险些船毁人亡。之后列列冰山把考察船围堵在海湾里。此照为笔者15日晨摄。船员记录:紧接着15日“上午,大副滕征光与水手胡师连下到冰上察看船体受损情况,未等他们上船,附近冰山发生冰崩,浮冰转动,情况危急中,启动船吊把他们吊上大船。下午二副韩长文与胡师连又踏浮冰用水砣测量了大船附近70多个水深点,填补了考察船停泊区海图空白,为船泊安全提供了资料保证。”他们先后冒险下到浮冰上作业,多么富于牺牲精神!张继民摄
“极地”号在冰崩被困期间,队员们仍想着建站。岸上队友焊好一个铁架爬犁,试图用它向陆岸运输建站物资。面对起伏不平,落差一米左右的浮冰,爬犁根本派不上用场,只好放弃。
考察船远未脱离冰崩危险,队员们就着手以运输艇载着搅伴机前赴陆岸。无任何驱冰能力的运输艇,在船与岸约400米距离,航行了四个多小时。高振生摄。
这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冰情危险态势图。前为密集浮冰,后为分崩离隙冰架,再后是南极大陆冰盖。冰盖前沿与冰架稍有触动,就会突发崩溃,一场大自然暴怒迅即发生。若遭此厄运,运输艇以及上面多位队友,势必一道葬身冰海,“光荣”在南极。高振生摄
特大冰崩发生后,“极地”号抗冰船被冰山围堵在海湾一个星期。1989年1月21日,发现围堵的冰山间出现空隙,赶快突围。船体擦着冰丘,冒险驶入无冰海域。笔者当时位于船舷右侧,记得还顺势抓起冰丘上的雪扬向空中。高振生摄
图为“极地”号抗冰船冲出冰山围堵整体态势。那时没有无人机,宏观上绘画胜于拍摄。笔者一直怀疑,我们之所以遭遇特大冰崩,是考察船发动机响声,与冰山之间发生声共振所致。若突围时,考察船将处于“浅睡眠”冰山唤醒,必会招来灾祸。所幸,考察船安全进入无冰海域。胡冀援绘
在南极无冰海域,船员们在万吨级“极地”号破冰船上,正在往驳船上卸载。高振生摄
图为运输艇推着驳船,行进在冰海运送建站物资。开艇者看不见前方冰情,得有指挥者站在驳船上方,伸手示意直行或偏行。南极建站不分职务高低、不分行业,都得苦干。张继民摄
3
难在建站
  冰原被困、特大冰崩,消耗了一个月宝贵时间。望天长叹,队员们焦灼中企盼早日投入建站。直到1989年1月26日,考察队才举行奠基仪式。而我们回国时间定于2月底。若再有拖延,一旦严重寒流降至,南极陆缘冰区完全被封死,考察队员与考察船都会被困在南极,这是国家绝对不允许的。受限于时间,考察队仅有一个月时光建站。为了保证越冬队员生存,全体考察队员不仅要拚命建站,还要保证建站质量。吊车司机张正树说,最紧张日子里,他每天仅能睡三四个小时。
1988年12月25日,考察队领导与队员乘直升机登上南极大陆,进行站区建设统筹规划。庞一农摄
中国在南极圈内,或者说在南极大陆首座建筑是什么?当属1988年12月25/26日搭建的三顶帐篷。搭建者为姜廷元、张京生、张继民、庞一农、朱斌胜、白海刚等几位队友。原计划当夜搭五顶,因为七八级强风肆虐,被迫停工。26日约凌晨三时,我们吃了一顿永远难忘的美餐——张京生以南极雪水煮挂面鸡蛋。七八个小时没有进食的我们,加之强体力劳动,人人饥饿难忍。张继民摄
冰原探路,结绳行进,以防意外。这些队友目的,是了解能否从冰上使用交通工具,向站区运送建站物资。右起:李林林、胡喜坤、苑炳南、鄂栋臣、张新明、徐绍铨、蒋鸿林、肖卫群。肖卫群提供照片
以吊车吊臂拉起横幅,埋下基石,执锹填土,永载史册。1989年1月26日举行中国南极中山站奠基仪式。汪保国摄
看到这幅搅伴机照片十分亲切。在中山站,笔者被队领导分配往搅伴机投料,即一再拎起整袋石子与水泥,从早到晚,机器转人不换,累得手指肿涨,弯不过来,导致吃饭拿筷子困难。与我从事同一工种的还有科学家高登义、演员张国立、画家杨泽明等。高振生摄
考察站建筑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将编好的井字型钢筋网置其上,再浇灌混凝土。高振生摄
五六级大风中,竖起首个发电栋钢质框架。两位开吊车队友必须用力均衡,以保证钢架受力平衡,定位准确。高振生摄
为了保证吊起的钢质框架平稳就位,风大时要由队友们做辅助性牵拉。自前往后分别是:张邦亭工程师、干部国德宏、英文翻译李占生、速滑运动员白海刚。他们所穿服装,是1984/1985年度,建设长城站时留下的考察服。张继民摄
搭建高架式中山站住宿楼,与搭积木比较相近。打好地基,竖起支撑钢架,拧紧连接镙丝即可,这是队友们冒雪坚持施工。高振生摄
为了赶工期,考察队夜间冒雪施工。高振生摄
发电栋建设基本完工。高振生摄
图为在放置首个贮油罐。贮上大量柴油,用于发电。站上取暖、做饭、沐浴、照明、保证科研仪器正常运转,都靠电来维持。油贮多少,决定考察站的安全运行。因此输油与贮油,一向是考察站大事儿。高振生摄
“长城向南延伸”电视剧组合影,其中仅有四位专业演员。左起:张国立、唐毓椿、郑在石、杨泽明、李国华、金乃千、张黎平。在导演唐毓椿积极领导下,他们不辞辛劳,参加建站,受到考察队领导与队友们好评。反过来考察队领导又动员队友们,利用空余时间,努力协助剧组拍摄电视剧。此剧荣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
这是“长城向南延伸”电视剧在南极中山站拍摄场面。支持剧组工作,我们来参演。左起:演员金乃千、新华社记者张继民、考察队党委办公室主任吕子耀、考察队长郭琨、考察队副队长高振生、演员李国华、演员郑在石。笔者所穿服装,之所以有别于现场其他队友,因为副导演张国立要我扮演来自祖国慰问团秘书。
限于宿舍楼房间数量等因素,有12位队友始终住在帐篷里,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图为右起:张新明、汪保国、袁荣棣、胡冀援、杨泽明、张大新、赵俊琳。王自磐摄
一群可爱的南极精灵——阿德雷企鹅,“主动”来到中山站“参观”,受到队友欢迎与保护。
为防雪,中山站建成高架式。仅用28天,就完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在防寒方面,当室外达零下35摄氏度,室内可保持零上18~20摄氏度。站房可抗每秒60米强风。落成典礼于1989年2月26日举行。受大雪影响,考察队主要领导不能准时从“极地”号上乘直升机飞来,典礼时间一拖又拖。在南极,大自然形成的障碍委实太多。
五星红旗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升起。标志着中国在和平利用南极上,又迈出坚实步伐。中山站距北京为12553.160公里。位于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海拔11米。张继民摄
中山站内,设有专门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室。墙上贴有淡色印花壁纸,挂着孙中山画像,以及一些书画名家作品。地上铺有驼色软绵地毯,茶几与靠椅位其周边。墙角是放有摆件的玻璃壁柜。进入纪念室,顿感一派高雅。高振生摄
1989年2月26日,首次中国东南极考察队(越冬队员)合影。前排左起:王自磐、钱平、刘玉民、刘广东、张京生、逯昌贵、姜廷元、孙建顺。二排左起:陈秋常、李林林、赵海洋、李德顺、李钊荣、姜德中、高钦泉、姜春洲、陶祖源、李德成、肖卫群。三排:崔建。由20位勇士组成的越冬队,一开始就不寻常。他们是中国在南极大陆首支越冬队;他们将验证中山站作为常年站建筑水准;他们将经历强风与酷寒考验;他们将获得首批南极大陆系统科学观测资料等。数不尽的第一次,将由他们在越冬期间创造。因此在思想境界上、在奉献精神上,怎样仰视他们都不为过。听说,他们得知金乃千队友突然在新加坡逝世,越冬队全体成员,几乎沉默了一天。逯昌贵提供照片
无力冲破重重浮冰的“极地”号船,接近1989年2月底,开到一定海域停泊,以备顺利回国。举行中山站建站仪式后,站上考察队员乘俄罗斯“维塔斯·白令”号破冰船(上图),驶向“极地”号。互助是双方的,此前中方也给予了苏方(苏联尚未解体)考察站很多帮助。由此表明,没有破冰船的中国南极考察,难以为继。张继民摄
考察队返航途中,路经新加坡补给。中央戏剧学学院副教授金乃千队友登陆时,因突患心肌梗塞病故。这是当地《联合晚报》报道。老金舱位在我住舱对面。看到他的被褥被队友卷起,不再摊开,备感凄凉。54岁的他突然离去,成为中国南极考察史上首位献身者。
1989年4月10日,在青岛码头举行隆重仪式,欢迎英雄们凯旋而归。讲话者为考察队总指挥陈德鸿将军。后排右起:王道顺、朱德修、魏文良、郭琨、高振生、吕子耀、辛兆建、徐景宏、(待认)、张国立。张继民摄
笔者所著,1990年以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为内容的《南极历险记》一书出版。书名为现代新闻鼻祖穆青所题。前言,为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所写,题为“南极的未来属于勇敢的探索者”。他说:“共和国的历史,将记下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开拓者的功绩。长城站、中山站这两座丰碑的竖起,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宋健同志对“前言”改稿手迹。他写道:
 “张继民同志:
  这个稿子好得多了,我又改了一些。请在文字上再精炼些。还有应提到那位姓金的女性,她先于秦大河到过文森峰(请加上)。总之,请在文字上再精炼些,付印前可否再送我看一遍?谢谢!
  宋健 1990年4月15日凌晨。”
 今日中山站。
今日中山站。荣启涵摄
中国南极各考察站分布图。来自网络
个人简介
张继民,新华社高级记者。生于辽宁省铁岭县,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政府顾问、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参与发现、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发现者之一。1988/1989年度赴南极探险荣立二等功。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香港“地球之友”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地球奖”。2006年获“中国首届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他的《姓氏研究有新发现 百家姓氏排出座次》、《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两篇报道,被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他曾远征南极与北极、踏访南沙群岛、置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巴丹吉林大沙漠、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环绕柴达木盆地、考察横断山脉等,已出版了《探险家札记》等20多部专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