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我这样上《湖心亭看雪》)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2016.12.5? 执教:林奔月? 授课对象:东城校区203班
【解说】
晚明浙江名士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一文一直是八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表意并不难,甚至可以说很浅易;然而其背后丰富的意蕴却很难让十三四岁的孩子们领会清楚。不少老师选择放过或粗浅处理,只在理解句意上徘徊不前。这就错失了一篇好文章的价值。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一文中指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文言文还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至于“文化”,在文言文中是多层面的体现。
王荣生教授还给广大老师们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一要着力于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二要依原则处理文言文中的字词,有些放过,有些突出,有些深入,有些分离;三要重视文言知识的应用价值;四要适时适地使用“翻译”方法;五要强调“诵读”,意在玩味。
根据这一指导原则,结合《湖心亭看雪》的文本特质,我在本课例的设计上突出以下几点:
1、强化诵读。以各种方式、带着各种目的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懂文意、读出层次,最后读出意蕴。意在快速熟悉文章。
2、弱化对字词的理解。本文是清初作品,年代并不久远,文意并不难疏通,因此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字词句意义的理解上。而且在反复诵读中可以落实“文言”层面的知识,因此课上不作突出强调,重点使用“放过”原则。
3、关注文章层次。本文在各教材版本中都被分成两段,但本文“文章”层面的价值仍可被挖掘。因此,我设计了师生分工合作朗读,将文章的层次进行再梳理。
4、着眼在炼字炼句处。尤其是写雪景的两句,很值得玩味。于是作了一番修改,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体会原句的妙处,进而靠近张岱的心境。通过这一环节达成“文学”层面的赏析品味。
5、敏锐地抓住“文化”养成教育价值。在对“独”字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适时穿插历代文人雅士的“独”的情结,让学生初步形成文化版图意识。
6、大胆取舍。本文第二段的理解也是难点,迄今各路专家学者名师等对此仍莫衷一是。有认为“金陵客”是张岱知己的,也有认为二者性情迥异的(比如王君老师,即持此看法)。因此在这一节课课堂上,我大胆放过这一段内容,将她留到下一节课再进行研讨。确保本节课教学内容明确、集中。
?
课前热身:略。
一、导入新课:
(屏显文字片段):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师:明代汪珂玉在他的《西子湖拾翠余谈》里有这么一番见解(师读)。今天我们一起去西湖湖心亭,看那场400年前的雪,跟随张岱领略山水之绝。
二、通读全文
1、齐读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下原文,读一遍,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生齐读]
师:读得很准确,看来大家的预习很扎实。现在我给大家提升难度,看屏幕,试着读好节奏。
2、屏显去标点原文,齐读
师:大家的语感也很不错!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再提升一下难度,读出文章的层次。
3、读出层次。
师:编者将本文分成两段。但仔细探看,其实每一段都还可以再细分。大家试着分一下。有想法了就举手,好吗?
[有学生翻看参考资料,师提醒不要依赖这些资料。]
生1:第一段可分三层。从开头到“人鸟声俱绝”,介绍看雪的时间、背景;从“是日”到“独往湖心亭看雪”,介绍作者一个人看雪的路程;[师重复:路程?生:对。]然后从“雾凇沆砀”到“两三粒而已”,他看到了西湖;[师更正:描绘西湖雪景。追问:第二段呢?]
生1:第二段写到湖心亭后看到另外几个人,我觉得没什么好分的。
师:“没什么好分的 ”,就保留原样是吗?请坐。这位同学将第一段分为三层,第二段维持原样。那大家对第一段的分法有没有不同看法?或者第二段是不是还可以再细分?这是一篇山水小品,我们除了关注叙事之外,还要关注它所抒发的情感。
生2:我觉得第二段还可以再细分。因为这里写了两部分,一是下船,一是在亭上。这两个地点都不同啊,所以我觉得可以在“客此”那儿再划一下。
师:你以地点的转移将它分成两层。一在亭上,一是下船。是吗?请坐。
生3:我觉得第二段没什么好分的。第一段,从开头到“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交代看雪的背景;其余部分写看雪的途径和看雪的……雪景。
师:哦,这样子是吗?好,请坐。看雪的途径及雪景。好,我们再来明确一下,如果我们从表达方式入手的话,看看哪些部分是叙事,哪些部分是写景,哪些是抒情。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划分,大家一起来回答一下,第一段第一层分到哪里?叙事?
生(齐):“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吧?叙述看雪一事。那么,第一段剩余部分是描写——西湖雪景。第二段呢?第二段的第一层是?对,在亭上与两个金陵人相遇一事。那么第二层呢?下船之后,抒发情感?他不是自己抒发出来的,而是借——对,侧面。借舟子之口抒发出来的。
师:现在我们来分工朗读:老师读叙事部分,同学们读写景、抒情部分。我们试一下,好吗?看屏幕。
[师读第一层,生读第二层,师读第三层,生读第四层]
师:同学们和老师之间很有默契啊,咱们的合作很愉快。
5、读出意蕴,屏显竖排版文章,自由读之后齐读。
师:接下来,咱们尝试着读出情感,尤其是读出自己对雪的感受,读出亭中人的大喜,读出舟子的困惑,读出对张岱心绪的初步理解。老师给大家找来了背景音乐,埙曲《寒江残雪》,我们在乐曲声中开始自由朗读,开始。接下来,我们会找两位同学展示一下。
?[生配乐(埙曲《寒江残雪》)朗读。约1分钟。][生先齐读,师提醒自由读]
师: (示意停下)现在我们找两个同学来读一下。
生4:(读第一段)(将“崇”误读成zhōng)
师:请坐下来。大家觉得怎么样?[生鼓掌]首先,我觉得这位女孩子,内心定然住着一片湖山。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来,第一个字应该念作——chóng。现在,我们找一个男孩子读一下第二段。
生5:(读第二段)
师:请坐,谢谢你。[生鼓掌] 把亭中金陵客的喜出望外、舟子的疑惑不解,都读出来了。你的朗读情感、层次都很丰富,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你在慢慢贴近张岱的心灵。
师:接下来我们看屏幕。(屏显《湖心亭看雪》书法横幅)优美的文字,纯美的音乐,再配上精美的书法,这一切堪称完美。
三、拟写对联
(屏显文字片段):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在人为目,且将秋水翦瞳人。
师:而西湖,在张岱心中,也是完美的。张岱对西湖情有独钟,西湖就像是他一位多情的恋人。张岱曾为湖心亭写下一副楹联(师读),上联将湖心亭比作流空皓月,下联将西湖比作剪水双眸,写出了曼妙,写尽了风情。今天我们仿照这个形式,也来给这篇文章拟一副对联。以前对过对联吗?
生:没有。
师:没关系,对联其实并不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完成。
(一)赏冷雪
1、(师先出上联的一字:雪。)【板书】
师:现在我们在“雪”字之后加一个字,来修饰“雪”。大家尝试一下,雪,怎么样?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谁先来说?(没有学生举手)都这么低调内敛啊,你来说。
生6:我觉得雪……白。
[众生笑]
师:你很可爱,很直白。有没有其他的看法、见解,跟大家分享一下?(生沉默)你怎么想到雪白?(生沉默)就单纯地觉得白是吗?请坐。你也很单纯。
生7:通篇文章都在写雪,我觉得可以补“雪景”。
师:“景”能修饰“雪”吗?
生7:这样啊。那我的也是“雪白”。
师:你又是从哪里得知“白”的呢?
生7: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上下一白,“一”是什么意思?
生7 :都,全。
师:哦,全白了。所以也给你留下白茫茫的印象,是吗?都是这么直率可爱。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字呢?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生8:雪寒。
师:寒,一下子档次好像高了一点。说一下你的感受。
生8:第一段第二行有个“拥毳衣炉火”,这里可见当时下雪是挺冷的。
师:你用“寒”字传达除了温度。请坐。还有想法吗?
生9:可以是“雪韵”。我觉得他来赏雪,是来感受雪天特殊的韵味。
师:特别有韵味是吗?
生10:“雪雅”。清新典雅嘛。
师:你的感受力很敏锐。请你的同桌也发表一下高见。、
生11:我觉吧,雪纯。纯洁的纯。这里说嘛,都是白的。白色代表纯洁。
师:白色代表纯洁,你的角度很新颖。
生12:我代表我的组长发言。雪柔。虽说大雪三日,但这种寻觅到知音的感觉,很……喜悦。
师:你还关注到了人的内心感受。很欣喜,是吗?请坐。你们的组长很有灵气,你很勇敢,很仗义。我们最后再找一个女孩子说一下。
生13:我觉得是雪奇。从三个方面看出来。第一个是“雾凇沆砀”,第二是“天与云与山与水”,第三是湖上的影子。然后,后面赏雪的时候,就是那个……
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请坐。那我们就把你意会到的,而没有言传出来的来商量一下。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屏显“雾凇沆砀”两句,右侧为改后文句)
师:大家看到屏幕,这是原句。老师把这两句改了一下。大家一起来商量一下,看看改了之后有什么变化,或者说原句写得好在哪里?一起来帮刚才那个女孩子把心中所想给言说出来。)
(生小声讨论)
生14:我注意到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改后成了“有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但我发现,这个“一痕”、“一点”更能体现出湖心亭在大雪中的渺小。所以我觉得原文突出了雪之大。
师:你关注到了量词,这些量词都是表示极微小的事物,以微小反衬出雪之大。请坐。
生15:最后一句“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芥”和“粒”都可以描写出,在大雪纷飞下,那一艘船,船上的那两三个人,那渺小的神态。跟前面同学说的一样。改之后,失去了韵味,就显得很直白。
师:嗯,改了之后,韵味全无。你也是关注到了量词,芥”和“粒”。老师有一个疑问,“舟中人两三粒”,说人像米粒般大小。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
生15:相对于雪。
师:相对于雪景,相对于天地,天地之间那种旷大的雪景而言的?
生15:真正的西湖是很大很大,人在西湖中,显得很小。
师:你的回答也让老师想到了苏轼的“渺沧海之一粟”,在浩大的天地之中,在苍茫的雪景之中,人变得非常渺小。非常好。我们记一个词语:悠远脱俗。[板书]
生16:“湖心亭一点”,原句这四个描写,大雪中景物构成了点与线的结合。改了之后,太实在了,体现不出来。
师:太实在了,没有艺术美感。你很有艺术细胞。
生17:我想说的是“天与云与山与水”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的这四个连词吧……(师打断:有四个吗?生更正:三个)更能体现出雪景从上到下浑然一体的感觉。
师:哇,你用到了一个很棒的词:浑然一体。你觉得是通过这三个连词,三个“与”传达出来的,是吗?好,继续说。
生17:更能突出下一句中的“上下一白”。
师:跟“上下一白”融合在一起了。我们把这个词记下来。[板书]非常好,请坐。继续发现。其实刚才这位女孩子说四个“与”,确实有四个。只不过刚才这个句子中只有三个,还有一个“与”,我也把它拿掉了。在哪里呢?
生(齐):与余舟一芥。
师:对,“与余舟一芥”。前三个“与”写出了天云山水的浑融,那么这一个“与”又是把什么和什么融合在一起了呢?看一下“与”前后。
生18:把西湖的雪与自己的船融合在了一起。
师:嗯,把西湖的雪与自己的船,与自己融合在了一起。对吗?我们也用一个词,叫什么呢?
(有生小声答):天人合一。
师:天-人-合-一,太棒了。我们也把它记下来。渺远的雪景,物我相融,或者说是天人合一。老师在读这两句时还有一个疑问,张岱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才能看到自己像米粒般大小?这好像不合生活常理哦。谁能帮我解答这个问题?
生19:我觉得能看到自己的渺小的,并且能将大自然的雪景看在眼里的,是从高空俯瞰才能看出渺小,是凌空。
师:凌空是吧,这个回答很好。可是他明明身在舟中,如何高空俯瞰?
生19:想象啊。
师:哦,是想象啊。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特别棒,请坐。
生20:他游西湖时,看到倒影在雪中,看到所有景象呈现在湖中,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师:觉得自己渺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虚写是吗?请坐。我们看到,张岱是以一种超越俗常的、审美的、写意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这两句写得太棒了,我们再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记笔记,这个就叫一字传神。(屏显黄永玉同名画作《湖心亭看雪》)这是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作的同题画作,我们想象着悠远脱俗的雪景,一边再来背一下“雾凇沆砀”两句。
[师生齐背]
师:画作简单素净,不加彩色渲染;文字也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相得益彰。现在我们来补上联。之前答“冷”的那个女孩子也给了我启发,我们稍微考虑一下平仄,填一个“冷”字。
(二)悟痴情
师:上联是“雪”,下联对什么呢?(生齐:人)人,看雪之人张岱,他又如何呢?大家一起说。
生(齐):痴。
师:这个“痴”,最早是谁对张岱的评价?(生:舟子)舟子何以认为张岱痴?有哪些表现?有哪些举动?
生21:第一个举动,他在大雪天,裹着皮衣,带着火炉来看雪;(师打断:这么冷的天来看雪)第二个,遇见亭中人之后,问他们姓氏和地方。(师打断:这里也体现痴吗?碰到人嘛,问他姓什么,住哪里,这好像也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对吧?)
生22:我认为首先是背景。背景是在天寒地冻,下大雪时,他选择不窝在家而是去赏雪。(师打断:不窝在家,当时应该是一天当中的?)应该是更定,晚上8点左右。他是专门出来赏雪的。然后到了亭上之后,偶遇知音,他们应该也算趣味相投,都是有着高洁傲岸的精神的人,他们都是有着……对雪很痴迷。
师:舟子理解他这种痴是痴迷吗?请坐下来。
生:不理解。
师:其实有一个字,或者说有一个看似矛盾的地方,第一最能体现张岱的痴气,第二也告诉我们舟子其实并不理解张岱。是哪一个字?
生:独。
师:大雪三日,拥毳衣炉火,独往看雪,这些在舟子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组词为什么呢?痴——(生没有及时反应出来)傻,或者说痴呆。是智浅之痴。刚才我们说“独”字,体现舟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张岱,但是也是最能体现张岱的痴气的。为什么老师这么说?大家看,文中有个数量上的矛盾,大家看能不能找出来?
生23:因为他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又说有舟子,所以数量上应该是矛盾的。
师:其实我们刚才欣赏的写景句中,也有一个地方透露出数量。
生2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发现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怎样理解这里的“独”和“两三粒”?或者说理解舟子与“独”之间的矛盾?
生24:我觉得之所以张岱认为是“独往湖心亭”,是因为他觉得其他人都并没有真正领会西湖那种……美。他认为只有自己读懂了那种美景,其他人并没有读懂。
师:嗯,舟子是不懂西湖雪景的,舟子的本意并不在看雪。请坐。所以,这个“独”……
生25:其实我觉得还可以从另外一种含义来理解。因为雪大嘛,雪大,遮住了舟子的身影,他就觉得舟子好像不见了,忘记他了。
师:(笑)雪大,遮住了舟子的身影,为什么没遮住他自己的?你是从生活常识、生活逻辑的角度,是吗?请坐。我们更需要一种审美的角度。
生26:首先我觉得这个舟子不理解他嘛,他就觉得这个舟子没什么用。(笑)不大存在的样子。第二,他是在欣赏雪景,并不会在意舟子。他痴迷于雪景,没有留意身边的人。
师:觉得舟子没什么用,不能够理解自己,对吧?所以舟子说他“痴”,他知道舟子没理解自己,也没有去回应。世人笑我太疯癫,(生接:我笑他人看不穿)这也也是张岱孤傲性情的体现。第二种解释是他太沉醉于雪景了,特别棒。请坐。你解读的角度非常新颖,也非常全面。所以我们总结一下,这里的“独”不是数量上的单独,而是精神世界的——孤独。
(屏显: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晋陶渊明独爱菊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独怆然而涕下
?……)
师:中国历代文人雅士都有“独”的情结。“独钓寒江雪”,这是谁的孤独?(生:柳宗元的);“晋陶渊明独爱菊”,是——陶渊明的孤独;“凌寒独自开”,是梅花的孤独,也是——王安石的孤独;“独坐幽篁里”,是-王维的孤独;“独怆然而涕下”,是——陈子昂的孤独。这里的“独”,意味着和什么不一样呢?和别人不一样,和大众不一样,和世俗不一样。
师:我们看回到张岱的“独往湖心亭看雪”,请一个同学用简练的语言解读一下,这里的“独”反映出来什么?更定时分,不愿别人看见,也不愿看见别人。对吧?想脱离社会而存在,与大众不一样,与世俗不一样。
生27:我觉得这个“独”字,最能体现出作者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师:哦,你已经理解到了这个“痴”字,那么这个“独”呢?反映了?
生27:反映自己孤芳自赏的情怀和超凡脱俗的行为。
师:孤芳自赏的情怀和超凡脱俗的行为。太棒了,领会得很深入。看屏幕,读一下,意思差不多。
(屏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生齐读)
师:我们再回到“痴”字,舟子不理解,认为张岱是智浅之痴;但张岱自己的痴,肯定不是痴呆、痴傻,他是什么?
生:痴迷于山水之乐。
师:除了痴迷于山水之乐,还痴迷于什么?跟世俗不一样,(有生答)我们也看屏幕,读一下。
(屏显: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生齐读)
师:所以,恰恰不是智浅,而是情深之痴。我们记一下笔记。
师:继续完善上联,补充地名:西湖,西湖雪冷。对下联:(有生答:亭中)亭中?亭中看雪之人可不止张岱一个。对,舟中,舟中人痴。
(三)明痴心
师:张岱到底是怎样一个痴人呢?我们如果用《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句来套用:何冬无雪?何处无湖?但少痴人如张岱一人者耳!读读他的其他文字,或许能找到答案。
(屏显: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师:看屏幕,他写了什么?
生齐:《自为墓志铭》。
师:光这个举动,就很有痴气了。我们找同学读一下第一段。
生28读。(读错好几个字)
师:谢谢你。你受累了啊。字比较难。(师正音)老师把这段话简单讲解一下。年轻时的张岱喜欢深深的庭院,俏丽的丫鬟,华丽的衣裳,精致的食物,喜欢骏马奔跑的姿态,喜欢神奇的灯火,喜欢烟花在幽蓝的夜空绽放,喜欢梨园音乐,喜欢紫檀架上的古物,喜欢看碧绿的茶叶在白水中缓缓展开,喜欢纤白的手破开金黄的橘子,对诗书也达到了疯魔的地步。那么我们看,张岱的前半生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奢华;自在;富裕。
师:对。然后我们再看第二段,也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生29读。(读错好几个字)
师:读出了一种沧桑的感觉。(正音)五十岁后的张岱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凄惨;沧桑。
师:所遗留下来的不过是破碎的床和桌子,“折鼎病琴”,残缺的琴、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张岱家传藏书三万余卷,现在只剩破旧的几卷。怎样的生活?
生:贫穷;穷困潦倒。
师:家徒四壁,流离失所,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成语叫“穷愁潦倒”。第一段我们看到张岱前半生过着吟风弄月、鲜衣怒马的生活,第二段五十岁之后却穷愁潦倒,沦落至山野村夫的境地。上拟公侯,下对乞丐。这中间,有一些句子很关键。第一段的“劳碌半生,皆成梦幻”,第二段,大家自己找?
生: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师:大家看到课文注释1,告诉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生:明朝灭亡。
师: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明朝灭亡后,张岱何去何从?他选择了什么?
生:隐居山中。
师:隐居剡溪山中,他选择做什么?
生:著书。
师:对,著书。注释中还有一句非常关键,明亡后,他?
生:不仕。
师:什么叫“不仕”?
生:不做官。
师:不当官,穷困以终。结合他的生平,老师把上联补充成:山河易色,西湖雪冷。[板书]师:王朝的覆灭,家国的痛失,历史的流沙,把他曾经的自负、狂傲、才华、富贵、虚名、心血统统掩埋。《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避迹山居时所作,以五十多岁的眼光回审二十多年前的西湖、回审二十多年前的家园,二十多年前的自己,西湖的雪别样的冷。
师:现在我们来对一下下联。老师给大家一点提示。“山河”,名词;“易”,改变,动词;“色”,颜色,名词。接下来我们要看回到注释。张岱披发入山之后,除了编修史书《石匮书》,还有两本随笔集,大家看课下注释,那两本书分别是《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重音强调:梦)这两部书都有一个?
生:梦。
(屏显: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张岱《陶庵梦忆·自序》)
师:看屏幕,读一下。
(生齐读)
师:结合以上这段话,再想想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他曾有句感慨,他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南唐后主李煜在亡了江山之后,也有类似的感慨,他说“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我们体味一下这些相似的心绪,小组之间商量一下,请将下联补出。
(生讨论)
生30:知音难遇。
师:知音难遇,舟中人痴。说一下你的看法。
生30:首先,知音,是个名词……(师打断:对,我们先不说词性。你为什么觉得“知音难遇”?)这篇文章是说,在亭中遇到两个金陵人……(师打断:你是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来说的,是吗?请坐。)
生31:亭前忆昔,舟中人痴。“忆”是“回忆”的“忆”。
师:回忆往昔,是吗?
生32:我也相当于转告吧。浮生若梦。
师:浮生若梦。怎么样?
(生鼓掌)
(师板书)
师:回想往事,张岱还痴迷于前朝梦影。
(齐读对联)
四、拓展提升
师:(简述张岱《金山夜戏》内容。)张岱喜欢锣鼓吹打,喜欢浩大的、如粥如沸的人群。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其中亦有张岱。他受得起热闹,也耐得住寂寞;享得了繁华,也尝得了酸苦。
(屏显: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目送·寂寞》)
(生齐读)
师:愿多年之后,我们仍能记得,在西湖,有那么一场大雪,雪中,有那么一个痴人——张岱。
?
五、作业布置
1、阅读相关书籍
推荐书目:
张岱《陶庵梦忆》选篇:
《金山夜戏》《龙山雪》《西湖七月半》《张东谷好酒》
史景迁《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 2、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思考对联下联
独驾小舟看冷雪,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山河易色,西湖雪冷
前尘似梦,舟中人痴
?
?
西湖雪景:
浑然一体
? ? ? ? ? ?物我相融 ? ? ?【白描】
悠远脱俗
??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