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祭侄文稿原文及释文 祭侄文稿原文翻译

祭侄文稿原文?

《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

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

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

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

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泉明(

“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卜(涂去)尔幽宅(“舍”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延伸阅读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表现什么之气?

祭侄文稿》,最重要的在于真情流露,浑然天成。

一、《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他听闻侄儿去世后写下的一篇悼文的草稿,文章中表达的悲愤之情,是我们首先要理解的,这也是《祭侄文稿》流传千年的首要原因。文章表达的悲愤之情与书法作品的节奏完美结合,这是《祭侄文稿》的重要特点。

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是颜真卿50岁所写,计25行,共230字。《祭侄文稿》写就于安史之乱被平叛之后。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史思明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30余口受株连而惨遭杀害。颜杲卿亲眼见到儿子被杀害,乱军又将颜季明身首异处,不得全尸。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侄子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祭文,缅怀堂兄满门忠烈,情怀激荡,难以自抑。悲慨之情泣然纸上。

赏析:

开篇颜真卿说明时间和自己的官职,祭文的目的,感情尚能自持。

追忆侄儿颜季明小时候“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这段描述时字体大小均等,舒朗适宜,美好的回忆让字里行间之中充满了怀念之情。特别是“真卿”二字,这是颜真卿的签名,想必也是书家最常写的字,观者可以看到流畅的线条之美浑然天成,不加修饰。

行文到“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心情愈发沉重,墨法愈加浓厚,作者忽然从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回到现实,质问逆贼“何图”,开启了如交响乐般的第二乐章。颜真卿内心的愤怒开始凝结汇聚,“尔父”二字笔力十足,浑朴苍穆。中间空出一格是为了表达对堂兄的尊重。涂改的线条更为简单直接,不加以修饰,心中积郁已久的愤怒已经无法控制,思绪用词也渐渐的感情化。接下来一笔奔腾,一蹴而就,一直到“仁兄爱我,俾尔传言。”笔墨尽干,畅快淋漓,直抒胸臆,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行文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外有贼寇,内有逆臣。颜真卿心中的愤恨终于发到了临界,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想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兄地和侄儿活下来的机会。“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可以想象在悲剧发生之后的日日夜夜中,颜真卿是怎样压抑自己的怒火,用酒和泪也难以浇灭心中的痛苦,而在祭文之中,他的内心世界通过书法呈现了出来,这里不用顾忌当朝大员堂皇的礼数,可以尽情的在黑白世界中表述自己心灵世界所遭受的一切。这一段已经让文稿达到了一个高潮。

接下来行文到“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催切,震悼心颜”,在这里反复涂抹,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韵律激昂涌动。前文写到侄儿小时候的美好回忆,现在颜季明身首异处,只能找到头颅,想起小时候摸摸侄儿的小脑袋玩耍的情形,悲伤又一次猛烈的涌上心头。已然置身于情感的风暴中无法自拔,撕心裂肺之痛让大将军颜真卿声泪俱下。这时墨色浓烈,似乎也混着杀亲之血,也搅着悲痛之泪,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让充满悲怆韵律的乐章在结尾处余音徘徊,观者亦觉痛彻心扉,久久不能平复。

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曾说此贴为天下行书第二,第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但现实中的兰亭集序已无真迹,那么在现存于世的历代法帖真迹之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可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书法艺术让颜真卿一千年前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这也就是书法这种艺术的伟大表现力。

祭侄文稿原文完整版?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祭侄文稿名词解释?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祭侄文稿的白话文?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

  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祭侄文稿全文?

祭侄文稿

颜真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修,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榖。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