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幼儿数学加减法(幼儿数学加减启蒙讲座文字版)

幼儿数学加减法
  我是奥数基础速成的作者钱老师,论坛上很多家长都关心幼儿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学前的,还没到上小学年龄的小朋友,都很鸡血,补这个、补那个。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小朋友的数学该怎样启蒙?加减法应该怎么学?大家的问题很多,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统一的讲座。

  首先要明白,加减法什么时候可以学?很多人说幼儿园开始,小班、中班。这个实际上和小孩的大脑发育有关系的,不同的孩子发育曲线不一样,对数学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不能说小孩到了三岁或者四岁就一定可以开始学了,这个不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有些小孩三岁就可以,有些小孩到四岁甚至五岁才可以,没有固定标准。所以不要看到人家会算10以内加减了,就想为什么我家连数数都不能。这些是不必要的焦虑。小孩发育是有不一样的曲线的。但是基本上,到六岁一般都能理解加减的基本概念,都可以开始教。再早呢,究竟三岁四岁可以不可以?或者更早可以不可以?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虽然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怎么开始,还是有一套经过总结的经验的。怎么启蒙,怎么开始呢?可以从数数开始。简单地讲,是从数数开始,确切地讲是从对实物和数对应的认识开始。这是第一阶段开始的关键,其实数数这个事情,很小就可以开始了,可能小班,可能中班。在陪小朋友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物品,把数的概念慢慢引入。这是第一件可以做的事情。
 
我家小朋友是怎么开始引入的?就是给他一些小东西,比如小硬币,拿一个报一个数字,拿第二个报二,拿第三个报三。这样就把数字和实物对应起来。先让他过一遍,然后再来一遍,还是报一、报二、报三、报四,这样多来几次呢,他就对实物和数的对应有一个理解。除了用硬币,还可以用小的沙糖桔,一个个放到碗里,这也是一种方法。多用几种不同的东西后,他就会理解数字和实物的对应关系。
 
  从对实物和数的对应有概念,到后面可以学加减法,当中还是有条鸿沟的。这条沟能不能跨过去,需要小孩明白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多和少的概念,比如说,是两个多还是三个多的概念,这个很重要,是比较上的一个区分度,如果能掌握,那么第一个概念就有了。另一个概念是增加和减少,这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这是个变化的概念。从少变到多,是增加的过程,从多变成少,是减少的过程。
 
这两个是首先要知道的概念,有了这两个概念,家长就可以开始教加减法了,小朋友学起来也会很快。如果对这两个概念不清楚,那么首先要把他们搞懂。这是从实物和数对应,跨越到学习加减法的关键所在。
 
  另外,每个小朋友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不是笨和聪明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只是还没有建立这些概念。其实对概念的不理解到理解,是需要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的。幼儿数学,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重复,从重复中让他找到规律,然后逐步理解领悟。无论是数数还是多少的比较,还是加减,重复对概念的建立都很有帮助,有些概念成人说一次就能理解,小孩子就可能需要重复10次20次,才能把概念巩固下来。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小孩没有数学天赋,有些家长说,我教了10遍,他还没有搞懂。这个时候,你心态要好,你要有耐心。所以幼儿数学教学和小学生甚至大人的教学,是天差地别的。需要更多的耐心,才能看到小朋友有一点点的进步,所以一定要有好的心态。
 
  在对数的认识方面,一般数数的时候,很多家长就教到数10,其实10这个数字,是数数中的一个分水岭,再往下数,那么他对数的概念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因为我们是十进制,就是到了10以后,不是有别的数字来数第11个数,而是保留住这个10,然后又从1、2、3、4、5……就是刚刚数过的数字开始,所以小朋友领悟到,数字增大的过程中,10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保留在这个地方,就能区分比10小和比10大的数字,这是天然的位值概念。

  小朋友知道了10是一条分界线,10以后它又从1、2、3开始往上数,数到9,也就是19以后变20了,到了20再往上数,它又把“20”前面的2保持不变,后面的数字又从1、2、3开始往上增加,这个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就让小朋友自然建立了一个大小的关系,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数轴的概念。数轴的概念不用强行灌输,在数数的过程中,他自然就有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在帮助小孩建立数和数之间相互关系的时候,往往通过实物来引导。比如用小硬币,2个硬币加上2个硬币,就是数一数4个硬币。也有不少家长,通过扳手指来教数和实物的对应关系。在初级阶段,这个方法挺不错的。但是有的小朋友用惯了扳手指的方法,导致每次计算都要找到实物对应才能计算。这个习惯就不大好。那么要不要教小孩扳手指头?在过渡阶段,扳手指的方法是可以用的,不是不能用,特别是在启蒙特别小的小孩的时候,扳手指和借助外面的实物,是一样的作用,而且扳手指更方便。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后来实践中就没有用扳手指的方法,因为这会造成小朋友对实物的依赖,一旦形成,改起来就很难。所以我们当时是这样的,一旦小朋友有扳手指的倾向,我就对他说,扳手指不是百试百灵的,因为数字一大,手指头脚趾头加起来才20个,你没法扳的。然后他就心算了,脑子里有数字图的嘛,还是容易的。如果很早就教小朋友加减法,那么容易造成过渡期过长。如果晚一点教呢,过渡期反而短一点,更容易跳过。最好不要有这个阶段。
 
  一旦理解了数和数之间的顺序关系,建立了大小、多少和加减的概念,小朋友就自己能推理出来几加几等于几。很多小朋友加减计算都没有问题,就是速度慢,可能要数一数、想一想。有人说多练练就快了,这个当然也可以。那么20以内加减的速度和准确性,究竟怎么提高?这里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反复练,错了纠正他,就这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纠正,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但也有家长说遇到瓶颈,不管怎么练,就是慢啊。我个人是不提倡这样做的,我提倡20以内加减法表背下来。自己做一张加减法表,把它背下来就可以了。乘法口诀表有人背错吗?没有的啊。你就把它当作一个和乘法口诀类似的、机械的记忆和反射途径,把它背下来。当然也不是机械地背,达到看到数字就想到答案的效果,就可以了,当中跳过用手、用脑的过程。这样速度和准确率肯定会提高。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的工具,除了把加法表背出来,还可以做或者买一种闪卡,flash card。闪卡就是题干比如“3+4=”在正面,背面就写答案“7”。这个卡有什么好处?如果小朋友在3秒钟之内没有反应过来,你就把闪卡翻过来给他看,让他记住。一次记不住,多来几次,他就记住答案了。这个就是利用闪卡来帮助记忆。
 
  加减法我不提倡分多少以内,多少以内,如果能教,就一路教上去。大数比如100、1000、10000,尽早帮小朋友搭建数的框架,会对小孩的数学学习更有帮助,大数的概念怎么建立?还是从数数开始,因为一路数上去,从十几,二十几,一直到九十几。接下去就引入“百”的概念。100打头的“1”是固定的,然后后面两位又开始像1、2、3、4…直到100以内这样再数上去,数到199就变成200。这样慢慢往上增加的过程,就让小孩有个感觉,100的这个“1”可以有10个10这么多。这种不断往上提的概念,让他想到,数到999以后,又会变成什么呢?在999再往上数的时候,就可以引入一个“千”的概念。这个类比思维可以帮助小朋友建立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的大数概念。

  所以,第一个阶段如果是20以内加减法,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100、甚至100以上的加减法。从一般两位数到大数突破,100是很关键的。从9到10是个位到十位,从99到100呢,是十位到百位,这样会激发起小朋友的联想,是不是有更多的从百到千,千到万这样更大的数位的叫法。你教的时候,小朋友自然就更容易接受了。
 
  20以内加减,基本可以背出来,可以练到反射。那么从20以内到100,还是有条小小的沟的,这条沟怎么去跨越呢?这里有个位置对齐的关键点,一般我们都用竖式。竖式最关键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不同的位是不能错开相加减的。个位只能和个位相加减,十位只能和十位相加减。这样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就搞定了,能够理解到这里就OK了。
 
  接下去一个小步,就是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实际上,在20以内,比如说7+7=14的时候,小朋友就已经用到进位的概念了,但是还没有想到把进位和上面的十位一起加起来,你在教100以内加法的时候,应该让小朋友意识到十位和十位相加,这个进上去的“1”应该和十位相加,只要能够理解这个关键点,这个进位加就完成了。减法也是一样的,小数减大数不够减,20以内也是有对应关系。4-7不够,14-7是7,不够减的时候去问十位借1,借1当10的概念,这是退位减的关键,如果小朋友能够理解借位这个退位减的概念,那么退位减这步骤也就过去了。实际上小小的鸿沟,也可以跨过去,因为和之前20以内非常相关。那是为什么在幼儿园学会20以内,小学数学就比较容易的道理。
 
  训练100以内加减和20以内加减不一样,20以内训练的要求,因为是背出来的,肯定是在1、2秒之内就反应出来。但是100以内,如果遇到进退位的时候,还是有个计算的问题。那么100以内加减混合,什么标准比较合理呢?首先准确度高于速度,要求准确率在97%以上。在准确度保障下再要求速度,最好到99%的准确率下再要求速度。100以内加减法,理想的速度是100题在5分钟之内。当然小孩小的时候,只要准确率到了,速度慢慢练。小朋友的反应、握笔写字的速度,这些都不快,所以不能强求,但是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如果100以内加减练好了,那么100以上的加减就不要停下来,而是应该继续往下教。因为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把100以上的加减全部学会了。100以上的加减法,相比100以内加减法,也是有一条小小的鸿沟,这条沟在哪里呢?首先你要知道位值的概念,还是以前讲过的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位和位对齐,不同位之间不可以混淆,这个关键点是要搞清楚的。第二就是,在大数加减里将会出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情况。连续进位比较容易理解,连续退位呢,许多小朋友容易搞错。
 
  我在星球里分享过一个练习退位减法的EXCEL小工具,大家可以把那个工具下载下来去练习,这个练会了,那么大数的加减法也就过关了。大数加减怎么训练呢?可以在一个阶段里相对密集地训练一段时间,比如每天做50题。但并不需要长期天天练,可能练上两个星期,速度上去了,准确率也没有下降,那么就可以了。

  加减法是计算的基础,如果加减法搞定了,后面就有几个事情可以去做,第一个可以推导乘法口诀,把乘法口诀背下来,然后教乘除法。我也写了专门的教材来教乘除法。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开一个加减法班呢?因为加减法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耐心来慢慢引导,不是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讲课,小朋友就一定能够接受里面概念。所以幼儿加减法的学习,不适合通过上课解决,而是需要家长平时在生活中,慢慢帮助小朋友跨过一条一条的小沟,逐渐地学会加减法,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
 
  学完加减法后第二个发展方向,就是把数的概念扩充一下,因为数不光有正数,还有负数。数轴不光有零右面的部分,还有零左面的部分。另外还有一个分割的概念,就是比如1是不是可以平均分成10份?里面的每一份是不是还可以再平均分成10份?这里就可以引入一个小数的概念。平均分的概念有了,除法的概念也讲了,那么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讲分数。所以这些计算的概念都是环环相扣的。
 
  另外,家长需要做一些规划,现在竞赛的准备提前了,如果要系统学习数学,计算的功底就一定要扎实。最好在1年级,最晚2年级把四则运算学会。所谓学会,就是不要求速度,但要准确地算出来,这是数学进一步往下学习的保障和要求。我自己儿子是在大班结束,升小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把四则运算全部学会的。这个其实不难,我们当时小班中班开始数数的,大班开始20以内加减,后来在小学开学前的那个暑假就把四则运算掌握了。我个人觉得学习计算,效率最高的时间应该是大班,而不是再往前,再往前可能效率不够。
 
  有人问外面的幼儿思维班,要不要去参加?我个人是持否定意见的,不需要去参加。这些班都是花很多精力,教一些你不教,小孩过两年自己也会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要以后小朋友概念跟上,理解能力跟上,他自己就会懂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教。而且这些内容对将来的数学学习也没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思维学不学,都不会影响今后的数学水平。但是提前学会四则运算,却是对将来的数学学习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小朋友可以尽早系统地开始学习数学。到了初中,是否提前学习的小朋友之间,差距非常大。因为校内的代数系统,是到小学四、五年级才开始讲简易方程,才开始代数概念的引入,到初中就全部是代数的内容了。所以代数概念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引入,还是到四五年级才开始学习,到后面熟练度差异会非常大。到初中大家就会发现,小学提早进入代数系统,对初中代数的熟练运用非常有帮助。所以现在一般的普娃,大家都在比拼提前量。

(互动问答略)

  讲座基本讲完了,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奥数基础速成,也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快乐学数学”看我规划的文章,就是你教小孩现在是处于什么阶段,接下去应该做什么事情,要有个合理的规划,否则的话就是盲目教育,做很多没有用的事情。就比如现在所谓的幼儿思维训练,搞得如火如荼,实际上都是没有必要的。
 
  希望大家从我这里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数学启蒙方面,特别在加减、计算这块能够有所收获。
 
  谢谢,下次再见。

幼儿数学加减法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