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享有“天下第一楼”“天下绝景”的美誉。
(2)黄鹤:鸟鸣,即鹤。传说中仙人乘的一种鹤。
(3)悠悠:飘荡的样子。
(4)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朗江面。川,河流。
(5)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6)汉阳:地名,地处武汉市西南部。
(7)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8)鹦鹉洲:地名,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相传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挥笔而就写了一篇《鹦鹉赋》,此地因此得名。
(9)乡关:指故乡。
(10)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崔颢《黄鹤楼》赏读版 来自月如西读诗 00:00 13:39
请点击上方,收听音频版内容
     崔颢是唐代诗人,他年少时写诗,多为艳词,晚年经过边塞历练,诗歌转变,风骨凛然。后来他游历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挥笔写下了这首《黄鹤楼》。相传,大诗人李白到登临黄鹤楼,也想赋诗一首,但看了崔颢这一首后,竟然搁笔,只是作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能让诗仙李白叹服的诗肯定了不起,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里就曾这样评价这首诗,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远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空荡荡的黄鹤楼,一个“空”字,便道尽了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因其建造在武昌黄鹄山上而得名。“鹄”与“鹤”读音相似,后来,就讹传为“黄鹤”,又因为黄鹤在传说中是仙人乘坐的,于是,有记载说,有仙人子安和费祎曾在此驾鹤停留。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民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户辛姓人家的酒店,有位道士曾几次三番地向他讨酒喝,却分文不给,酒家丝毫没有在意。为了报答这千杯之恩,道士临行前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这只仙鹤甚至神奇,只要有客人来喝酒,主人只要一拍手,仙鹤便跳下墙来翩跹起舞。自此,酒店生意日益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吹响笛子,仙鹤翩然而下,载着道士,飘然远去。为了纪念这位仙人,辛姓人家专门建造了一座仙气缥缈的高楼,名曰“黄鹤楼”。当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就是无稽之谈。可是,在登临欣赏黄鹤楼美景的同时,还能有这么浪漫的传说,自己也会觉得仙气飘飘了。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乘鹤而远去,仙去楼空,不再返还。悠悠千载,唯有天际白云空自飘荡。
  也许诗人认为仙人驾鹤确有其事,而今,仙人已成黄鹤去,黄鹤楼徒有虚名了。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今非昔比,人事变迁,世事苍茫之感。诗的前两联“黄鹤”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且并不讲求韵律,但是,我们读起来并没有重复之感,也没有觉得声律不和谐,反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势奔突直下。清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写诗词语句新奇为上,格调规矩竟是末事。《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就说过:“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崔颢的这四句诗就是如此。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登上黄鹤楼,眺望远处。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汉阳那一带的树木竟清晰可辨,分明可数。鹦鹉洲畔芳草繁茂,生机盎然。
这两句诗对仗极其工整,而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视野开阔、明亮。孟浩然也有类似的佳句:“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同样,意境高远。
“汉阳”和“鹦鹉洲”都是地名,关于“鹦鹉洲”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三国年间,名士祢衡投奔江夏太守,并且与他的儿子黄射非常要好。一天,他们一起去江中一座小洲上打猎,有人将一只碧绿的红嘴鹦鹉献给黄射,黄射将鹦鹉转赠给祢衡,条件是让他写即兴写一首诗。祢衡一挥而就写了一篇《鹦鹉赋》,此后,这个水中小洲便命名为“鹦鹉洲”了。
可纵使诗人视野再开阔,也望不到自己的故乡。所以,诗的下句就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黄昏,是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却感慨:我的家乡又在何处?烟波浩荡的江面上,望不到一点故乡的影子,于是,黄鹤楼上的诗人低头蹙眉。故乡远在千里之外,诗人在黄鹤楼上凭栏远望,如何看得到呢?一个“愁”字便道出了千载悠悠不尽的思乡情。
开篇提到的李白那首打油诗不见得真有其事,但是李白对崔颢这首诗的赞叹和佩服确实毋庸置疑的。李白也模仿这首诗写过一首七律《登金陵凤凰台》,想与之一较高低。“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意境上,甚至是要传达的感情上,都与崔颢的《黄鹤楼》相似。李白有意模仿,有崇拜的意思,恐怕也想与之一较高下吧!
不过,在我们今人看来,这两首诗都是极好的,难分伯仲。

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晴川历历汉阳树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