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什么是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趋向于多元化,即采用实验研究,又采用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路径。

转行心理咨询以前,我是一个物理学研究者。做过理论物理的模型,也做过应用物理的实验,很熟悉科学研究的工作方法。
 
转行以后,我丝毫未怀疑过心理学的科学性。毕竟科学的核心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现象,而心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
 
但是在这几年的具体工作中,我观察到一些心理学研究的独特之处,在这篇文章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要说心理学的特殊,有必要先来看一下科学研究的共性是什么。

什么是科学

我用下面这张图,简单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图 1  科学研究的过程

1、人们观察感兴趣的现象,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2、构建出解释现象的理论,理论做出能被实验检验的预测;
3、设计实验验证理论预测;
4、根据实验结果,理论被排除,或者需要修正。

这四个环节看似简单,好像是个条分缕析的顺行的过程,但实际上有很多不确定性,每一种学科的科学史中都记载了其间的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只是简要的从现象、实验和理论这三个环节进行概述,以供大家快速地领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复杂性。

现象和实验

人类对各类现象的观察程度受制于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电磁现象为例,现在小学生的STEM工具包里都有很精致的电磁学实验器具,孩子们可以轻松自如的操作实验观察电磁现象。而历史上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却有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公元前的中国人和古希腊人都通过电闪雷鸣和天然磁石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但这种认识长久的停留在描述、思辨和简单应用的程度。
 
比如,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番生簋”(前 1046~前 771)上就已经有“电”字,春秋时期的《管子·地数》(前 475~前 221)一书中记载有:“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古代中国人更是在战国时期(前 403~前 221)就发明了有指向作用的司南。

 图 2  西周番生簋(盖)及其上“电”字拓本

同一时期,西方古希腊的泰勒斯(前 624~前 546)观察到天然磁石吸引铁片的现象,一番思辨后的结论是,“万物皆有灵,磁吸铁,故磁有灵”,古希腊人也认为摩擦琥珀能够吸引羽毛的静电是神灵的作用。
 
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对静电和静磁的研究主要都是停留在应用方面。
 
因为生产实践的需要,经过持续的改进,中国不晚于北宋(960~1127)就已经发明出了指南针,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其制备方法有详尽的描述。当时指南针的主要用途是看风水和航海。1959 年,在辽宁旅顺甘井子元代墓葬中出土了两件磁州窑白釉褐花大碗,正是那个时代的水浮法指南针瓷碗。

图 3  元代水浮法瓷碗

因为使用起来稳定性和准确性的需要,中国人又在不晚于南宋(1127~1279)发明了罗盘,南宋的《因话录》里对其有记载。1985 年,在江西临川南宋朱济南墓出土了“张仙人”瓷俑,这位风水先生“张仙人”,左手抱的正是罗盘。

图 4  南宋手抱罗盘的“张仙人”瓷俑

后来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和指南针经由水陆两种途径传到了西方,极大了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罗盘的使用在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和 1519 年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 15 世纪之前的世界处于前科学时代,那时候东方的中国在这个舞台上非常活跃,在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很多方面都有所发现和发明创造。在这之后,世界科学的舞台转移到了西方,文艺复兴带来了科学的革命,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英国著名的医生、物理学家吉尔伯特(1544~1603)在 1600 年发表了一部巨著《论磁》,通过实验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他对静磁和静电现象的研究成果。吉尔伯特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验电器,他那种通过实验、专门设计实验来研究复杂现象的思路,开创了近代学科研究的方法。

图 5  吉尔伯特和他的《论磁》

此后的两百多年间,人们通过不断设计新的实验装置观察现象、逐渐把现象规律化、公式化,使人们对电磁学的理解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例如,1663 年,德国马德堡市长盖里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硫磺起电机。这使得人们得以大量收集静电进行观测,这激发了人们对电现象的研究热情。1745年,荷兰教授马森布洛克发明了第一个电容器,莱顿瓶,又实现了对静电的储存。
 

图 6  起电机(左)和莱顿瓶(右)

富兰克林就是用莱顿瓶在 1747 年实现了对闪电的收集,统一了“天电”和“地电”,还因此发明了避雷针。他又在 1751 年偶然发现缝纫针经过莱顿瓶后被磁化了。而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个偶然发现的磁化现象带给后人以启示,启发人们去探寻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自那时起用起电机给莱顿瓶充电,用做电学实验的电源,这种便捷的方式又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静电现象的深入研究。
 
到了 1758 年,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库伦设计出精妙的实验,系统的说明了静电学的平方反比定律,就让电磁学进入了定量研究的阶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库伦实验中的重要装置“扭称”,原本是他响应当时法国科学院的号召,为了改良航海指南针的不稳定性而设计的。
 
技术的革新推动深刻的发现。
 
紧接着在 1796 年,意大利教授伏打发明了第一个直流电源电池,伏打电池。电池产生的恒定电流为人们研究电流的各种效应提供了条件,电学研究从此进入动电时期,人们开始设计实验观察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电磁学的研究迎来了新的高峰。
 

图 7  伏打电池

1820 年接连产生了三个重要研究发现,都集中于电生磁现象。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奥斯特受富兰克林电磁化现象启发,观察到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发现了直流电周围存在磁场。法国物理学家毕奥和萨伐尔在研究长直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磁极的作用力时,提出了电流激发磁场的定律。同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了电流和磁场之间存在联系的理论。为了做相关实验,安培发明了第一个螺线管,还和约翰·施瓦格一起发明了第一个电流计。

 图 8  施瓦格电流计

电生磁的现象催生了新的研究方向,人们开始探寻磁生电的可能性。这一探寻就是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认知的局限性。因为之前人们是在恒定的电流周围观察到磁场,所以也预期稳恒的磁生电,导致很多实验设计的方向是不正确的。

比如 1825 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就是因为没想到电磁感应效应的暂态性,才会把电流计专门放在了另一个房间,在奔跑中错失科学发现的良机。
 
于是直到 1831 年,才由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而他的发现也是出于偶然将磁铁扔进了连着电流计的线圈里。法拉第这个发现强有力的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之后 50 年发电机和电动机就悉数登场。人类就此进入“电气时代”,欧美国家也由此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图 9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

不仅如此,法拉第并不满足于现象的发现,他也很重视寻找能够解释现象的理论。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很多富有洞察力的概念,如“力线”,“场”。这些概念虽然与当时主流的超距作用理论相左,却强烈的吸引着年轻的研究者们。
 
1865 年,年轻的麦克斯韦基于对电磁现象系统的归纳和研究,以简洁对称的数学形式概括了电磁理论。麦克斯韦理论是经典电磁学的集大成之作,这个理论被广泛的应用到技术领域,奠定了现代电力、电子、通讯工业的基础。

 图 10  麦克斯韦和他的电磁方程组

电磁学只是那个历史时期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部分,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其它进展,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人类对现象的发掘和认识是多么复杂的过程。
 
技术的进步是其中不可获取的一环,起电机、电容器、直流电池、电流计……正是这些发明创造拉近了人们和现象的距离,帮助人们有效的对现象进行操作。而认知水平也影响着这个过程,人类对现象的认识经过了从简单的描述,到头脑中的思辨,再到实验取证的演变,这是我们的进步,但依然随处可见思维的偏见带来的桎梏,这也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

理论

人们常常对科学理论有两类极端的误解,要么认为理论是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或者认为科学理论是种简单的解释,不比民间智慧强多少。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科学理论的特点,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是科学理论。

所有的理论都是不完美的,评价一个理论要看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现象,多大程度上需要被修改。

从经典电磁学发展历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对现象的认识是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技术的进步帮助人们逐渐深入现象世界,某个阶段提出的理论通常是对那阶段某类现象的归纳和总结。
 
有了起电器、电容器,可以收集很多电荷用于研究之后,人们先是在静电现象上有所收获。直流电池的出现引领人们观察到运动电流感生磁场的现象,又在电生磁现象上积累了资料。螺线管、电流计的出现继而帮助人们发现了磁生电现象。
 
到麦克斯韦提出集大成的电磁理论前,当时已有静电的库仑定律、电生磁的安培定律和磁生电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它们是对相关现象的归纳总结,就像一个更深层次现象的一块块拼图。麦克斯韦理论将之结合在一起,昭示出更深层次的电和磁的统一。
 
但无论是定律还是更深层次的理论,都是人类创造的对现象的解释的办法,伴随新的实验事实的出现,这些解释会被更新。
 
它们不是所谓真理。实际上科学家本人也并不知道真理或者说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只是根据实验事实,借由不同层次的理论去靠近而已。

好的理论不仅能解释现象,还能做出预测。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提出后,当时学界很多人并不接纳。
 
在麦克斯韦之前,在光学领域里人们在光的“粒子”理论和光的“波动”理论上来回摆动。伴随一些实验结果的出现,到了 19 世纪早期,光的“波动”理论占了上风,光的传播媒介“以太”理论也因此被广泛接受。
 
而在电磁领域人们则认为存在超距作用,比如库伦和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什都认为电磁现象是种超距作用,电磁传播速度无限大,这种想法在那时是主流的想法。
 
法拉第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认为电和磁是通过中间介质传递的,介质承载着电场和磁场。尽管法拉第本人并不喜欢“以太”理论,其思想的继承者麦克斯韦,却是基于“以太”理论建立了统一的电磁理论。
 
因此可想而知这个“叛逆”的理论一开始得不到广泛的认可,电磁阵营和光学阵营的学者们都对麦克斯韦的理论有很多怀疑。
 
可是麦克斯韦理论可不单单是解释现象而已,这个理论还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预测: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并且通过对比,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于是只要能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预言,就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该理论的有效性。
 
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根据麦克斯韦理论设计出精妙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在次年证明了光就是电磁波。

图 11  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实验

赫兹的实验引起了世界的轰动,那时很多人都去重复了这个实验,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由此,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当时麦克斯韦这样的新理论出来,不被大家认可,不是问题。当时电磁领域人们更喜欢超距作用,也在积极构建能提供更好解释的电磁理论,谁对,也不是问题。
 
因为科学是通过实证说话的。理论提出的预测,越具体,越精准,越能够帮助人们验证理论、区分理论。
 
值得指出的是,一个理论提出的预测,如果一时得不到预测,也并不意味着该理论不正确。这有可能是因为实验的问题,比如技术达不到,设计失误,甚至因为不是研究热点,或有研究偏见,没人愿意做相关实验。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下面将看到的原因,就是理论并不完美,可能只有一部分实验支持这个理论,另一些实验数据不支持。
 
但是无论如何,科学理论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做出预测,欢迎同行做出验证。如果一个理论只能解释现象,而不能做出可供检验的预测,甚至逃避预测和检验,那么,这样的伪科学“理论”纯属自娱自乐。

所有的理论都是不完美的,评价一个理论要看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现象,多大程度上需要被修改。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是经典电磁学的集大成之作,但它并不是完美的。
 
麦克斯韦理论为了给“场”以存在的介质,是建立在“以太”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假设宇宙中充满着无质量的以太,它是种绝对参照系,一切运动都相对它进行。可是这样的话,做参照系的转换后,光速也会改变。

上面提到 1887 年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理论的电磁波的存在。但同样是在这一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和莫雷合作,设计了精度极高的实验测量地球相对以太参照系的运动速度,结果正相反,地球相对以太静止,也就是说光速不变。

图 12  迈克尔迅-莫雷光速不变实验

麦克斯韦理论不能解释这个现象。
 
实际上“以太”理论一直是困扰经典物理的一座大山,这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假想的物质的哲学概念,几经变体,一直绵延到19世纪的科学界,真的是不可证伪界的扛把子。经典力学用它来传递力,光学用它来传播光,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和光以后,人们简直觉得赫兹实验对麦克斯韦理论的证实,就是对“以太”的证实。
 
可是这个全能的哲学概念终将还是会遭遇科学实证的检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出来之后,当时的科学界很崩溃,人们试图用各种办法挽救以太,都不太成功,最后直接催生了爱因斯坦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彻底抛弃了“以太”理论和经典物理中的绝对时空观。
 

图 13  爱因斯坦(左)和洛伦兹(右)

这样以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不再需要“以太”这个绝对参照系,麦克斯韦理论在新的时空观里自然得到光速不变的结果。
 
“以太”理论,之所以能一直存在于经典物理的世界,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笼统的空间介质理论。人们为了需要可以任意修改它的性质,它即可以坚硬,也可以柔软,即可以震动,又允许物质穿过它,变化多端,难以理解。正是因为如此,那时候很多实验结果都可以用以太的解释来圆场。更加蛊惑了人们对这个理论的纵容。

第二个原因,是很长时间以来都难以用实验准确测量它的存在,直到 19 世纪末,光学实验更加精准,亚原子尺度实验现象层出不穷,人们才无比强烈的意识到“以太”理论带来的冲突,才陆续有实验明确的否定以太的存在。
 
“以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但是这些解释大部分是笼统的,用别的理论也可以解释。它不能解释的现象非常多,越来越冲突。最终直接被实验排除。
 
而麦克斯韦理论的不完美在于,它基于“以太”的理论假设,势必会导致错误的现象预测,比如光速因参照系而改变。在狭义相对论的概念框架下,麦克斯韦理论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麦克斯韦理论的修正,是时空观的修正。
 
科学理论都是人为的构建,自然不存在完美,受制于技术和认知。一个理论常常不能解释所有现象,也不需要解释所有现象。但是我们要看这个理论多大程度能够解释现象而不造成强烈的冲突,要看这个理论多大程度需要被修正甚至被排除。理论是在如此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

我用以上经典电磁学发展的例子,向大家展示了科学发展的过程,肯定不全面,但是概貌如此。其他科学领域也是类似的发展过程,就是有很多的曲折、反复、不确定性。
 
务必要记住科学家也是人,自然有人性共通的那些特点,比如偏见和错觉。但是科学共同体有相互制约的机制,以减少个人偏差等心理和社会因素带来的影响,比如同行的评审,实验的重复和交叉验证等。科学不是完美的,科学家不是完美的,但是却是人类最严肃、最严谨的认识世界的办法。

说完了科学,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其实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物理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观察现象,提取理论,实验检验,修正理论的过程。

但是因为心理现象的一些特点,导致心理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进程。

古代心理思想

心理学的发展同样有非常漫长的历史,或者用赫尔曼?艾宾浩斯的话来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我国西周(前 1046~前 771)时期的《周易》是古人基于当时的观察所做的一本解释现象、预测现象的书。书中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概括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自身的现象。

图 14  西周《周易》

其中的卦爻辞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比如讲观察的“观”卦的爻辞:
 
初六:童观, 小人无咎, 君子吝。  
(目光短浅,无妨于百姓,君子要警惕。)
六二: 闚观, 利女贞。           
(视角狭隘,很不体面。)
六三 :观我生, 进退。           
(观察自己的处境,来决定自己的进退。)
九五 :观我生, 君子无咎。       
(观察自己的处境,君子将无难。)
上九:观其生, 君子无咎。        
(观察他人的处境,君子将无难。)
 
爻辞中所体现的观察、学习的重要性的思想,有些类似于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而《周易》中还记载着其他大量的朴素心理学思想。
 
不止是西周的《周易》,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流传下来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先秦时期(三皇五帝~前 221)诸子百家,儒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心理思想,《论语》的不同篇章中有对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的描述,有根据个性心理开展教育的思想,有对情绪和学习效果的探讨。许多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而墨家、道家、法家则形成了比较多的普通心理思想和社会心理思想,流传至今。

图 15  先秦诸子百家

至东汉年间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汉唐时期(前 202~907)佛学便与各家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地融合。佛学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对心理现象研究细微深入,进一步启发人们更深刻、细致地思考心理现象。
 
宋代(960~1279)时儒家思想、佛学思想和道家思想逐渐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儒家理学思想。宋代理学迎合了那时重视教育,重文轻武的社会气氛,当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心理和发展心理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追求精神的极致发展,有崇高的道德要求,通过观察自然和他人进行自我提升。

图 16  儒释道合流

元代(1271~1386)时的儒家理学从求学问道的方向偏向了对伦理道德的格外重视,这为后来明代(1368~1644)理学的再度复兴和新思潮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明代时涌现出王阳明,李贽,王延相等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
 
其中的王延是明代杰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心理思想家,他反对儒家理学中的唯心成份,提倡脱离简单的思辨,“仰观俯察,验幽覈明,有会于心”的观察现象的方法。这和他本身也是天文学家和博物学家不无关系。他指出身体是人意识的载体,意识需要通过器官与外界取得联系来产生思想和情感,而人要在实践中取得真知。这些想法在中国古代心理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至今看来也是很准确的。
 
上述内容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我就不再细述。
 
在西方也是类似,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和医师贡献了早期朴素的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前 460~前 370)是原子论的提出者,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的心灵都是原子的集合体,外部世界的原子流与心灵的原子碰撞就产生了感知,这是一种朴素的知觉理论。
 

图 17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前 427~前 347)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描述了一天按照人的先天差异进行分工的社会,在那里人的特质和智力是天生的,这些品质位于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理性在头部,勇气在胸部,情欲在腹部。柏拉图的思想是朴素的“先天论”。

亚里士多德(前 385~前 322)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过程的观察,提出了人的记忆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论记忆》中,他指出三条基本联想原则和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已经被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他还系统的解释了感觉、记忆、思维等意识现象。
 
而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前 460~前 370)则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在那时就已经推断出身体两侧由对侧大脑控制。在他的著作《论人的本性》中,他提出了最早的朴素的病理理论和气质理论,“体液说”,认为四种基本体液及其混合导致了人的各种疾病,也对应着不同的气质。而在他的另一本书《艺术的治疗》中则详细的记载了对忧郁症、产后抑郁症、躁狂症等的描述和解释,并且建议使用整体疗法进行治疗。
 

图 18  希波克拉底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同一历史时期的《左传》(前 453~前 368)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病理学思想,“六气说”,认为“阴、阳、风、雨、晦、明”这六种元素过度就会导致人体生病。西方的前科学的朴素病理学和东方的朴素病理学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却走向了很不相同的方向。
 
到了古罗马的医师盖伦(130~200)的时代时,他撰写了一部 17 卷的巨著《论人体各部位的作用》,里面充满了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西医解剖学的基础。

图 19  盖伦

同时代中国东汉的张仲景医师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则确立了中医的基本原则。
 
在盖伦的另一本书《论灵魂的激情与谬误》中,盖伦认为灵魂的疾病起因于愤怒、恐惧、悲伤等激烈情绪,而这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理性所致。一个人要摆脱激情,认识自我通常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存在自恋的偏差,因此有必要拥有一位“通过揭示他的错误而帮助他的人”。这样的论述穿越两千余年,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成立。
 
之后中世纪的西方,教皇统治,基督教教会控制着人们的行为,禁锢着思想。哲学被神学替代,理性被信仰压抑,科学的思想被宗教制裁。科学陷入长期的停滞不前的状态,心理思想栖身于宗教之中,以宗教的观点解读人性。
 
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汀(354~430)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的身体和灵魂,灵魂支配着身体,管理着行为。他部分的继承了柏拉图的心理三分说,认为灵魂有记忆、理解、意志三种官能,而灵魂通过来自感官的信息和内省来获取所有的认识。
 
而其后另一位基督教思想家阿奎纳(1225~1274)则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为灵魂和肉体不可分割,灵魂不随肉体消亡,是不朽的。阿奎纳的灵魂有五种官能,营养、感觉、追求、运动、能力。他还仔细区分了四个阶段的认知过程。
 
他们两位是西方中世纪神父哲学、经院哲学的代表,虽然这种过于简单的官能主义、内省的思考方式都是为了服务于宗教,钳制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但其中依然有很多合理的成分。
 
行文至此不知道你是否感到有些惊讶?对比前面提到的电磁学的发展史,古代前科学阶段的朴素心理学可谓硕果颇丰,不仅有心理病理理论,还开始进行系统的解剖学实验,精彩观点纷呈,而同时期的电磁学还在加以假以神灵来理解电和磁呢。

这是什么缘由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不难理解。

其一,是因为心理现象实在是太丰富了,而且很容易观察。

我们每个人只要活着,每时每刻都与心理现象相伴。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言行举止。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身和他人收集到大量的心理现象素材,进行哲学的思考,提出朴素的理论解释。而那时的电磁学现象则不容易观察,普通人可能很难见到磁石,电闪雷鸣这样的电现象则远超出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交付神明
 
其二,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有理解心理现象的需求。

人们要协调关系、治理家国、选拔人才、理解心疾、解除痛苦……人们普遍的需要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而物理现象只是少数工匠、学问家关心的对象。
 
从这两方面而言,人人都是“心理学家”,而且从古至今一直如此。每个人几乎都有一套自己对人性的见解,代代都流传着世俗的心理智慧。周岁抓阄、三岁看老、大了“学海无涯苦作舟”、再大“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老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真是管你一辈子。
 
在这样的群众基础和研究需求的背景下,前科学阶段的心理思想自然比物理学发展的更加蓬勃。
 
紧接着,西方的心理学和物理学迎来了文艺复兴,中国晚明入清(这个话题超出了本文的内容)。我们或许会预期心理学因为有好的发展基础,就能更快的进入科学的分化和快速发展的道路。
 
然而在前文电磁学发展的例子里,我们确实看到文艺复兴就像一个马达,把电磁学和其他物理主题的发展一下子就送上了快车道,19 世纪末的物理世界已经是一个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的亚原子尺度世界。可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仅仅开始于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实验室。中间有两三百年的发展差距。
 
对此,你是否会再次感到惊讶?心理学前面跑的快,后面怎么跑不动了?
 

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会揭示出心理现象与自然科学现象的异同,以及其独特的研究发展路径。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始于天文学,这是天文现象的特点使然。而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影响了其科学化的进程。
 
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90~168)在公元 140 年发表了他的 13 卷巨著《天文学大成》以来,其“地心说”因为符合神学需要,一直被教会大力推崇。文艺复兴阶段,伴随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科学冲出了经院哲学的束缚,科学家开始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重新理解现象。

图 20  托勒密

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神父哥白尼(1473~1543)是文艺复兴时期科学革命的先驱,他经过多年的天文学观测,创立了“日心说”。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虽然因为教会的反对直到他去世那一年才出版,但却被后世视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而他思想的继承者意大利思想家、天文学家布鲁诺(1548~1600)因为大力宣传和推广日心说的思想,被教会处死。

图 21  哥白尼(左)和布鲁诺(右)

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1571~1630)接过了接力棒,他基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留下的丰富翔实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使天文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基于实验观测的精确的科学,成为近代科学的的开路先锋,并且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条件。

图 22  第谷(左)和开普勒(右)
 
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1642)则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测到了金星盈亏、木星卫星等现象,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也是第一个明确把实验引入力学现象的物理学家,在很多方面奠定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经典力学的先驱。

图 23  伽利略

在这之后就是 17 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43~1727)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18、19 世纪的电磁学,19 世纪末至今的亚原子尺度现代物理学。
 
我们看到,物理学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的思辨和内省中孕育出了实证的科学。

而天文学能够率先步入科学之旅,这和天文现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首先,天文现象,这种外部的自然现象,很有规律,它不以人的情绪和想法为转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几千年来人类通过观察积攒了很多天文现象的资料。

其次,天文现象自古以来一直和神明、巫蛊、占星术密切相关,被统治者和宗教人士所利用,西方中世纪时期的神父们很多都有天文观测的爱好和需求,是最受关注的自然现象。

最后,早期天文观测本身不需要很复杂的实验器具和实验安排,因为有需求,人们也积极发明了观天的仪器,比如第谷的象限仪和伽利略的望远镜就是代表。

图 24  象限仪和望远镜

对比天文学的情况,就可以意识到阻碍心理学科学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心理现象,这种人内部的现象,实在太复杂了。

什么是心理现象呢?是亚里士多德说的“理性、非理性么”?还是柏拉图的“理性、勇气、情欲”?是奥古斯汀的“三分”?还是阿奎纳的“五分”呢?心理现象又在哪里呢?是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里?还是在盖伦的心脏里?还是在各路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神灵那里……
 
长久以来因为很多问题众说纷纭,很多概念模糊不清,甚至难以形成概念。心理学长期的以医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的面目示人。相关学者通过表面的观察、直觉的猜测、逻辑的推理,对心理现象进行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和思辨性的解释,而这些远远不是科学。
 
可是如果单从研究对象模糊,概念和定义不清这个层面而言,任何科学其实都要经历,且会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这个过程,因为并没有完美的概念。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物理学中长期存在的“以太”概念,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了几个世纪,才在 20 世纪初,彻底革新时空观念后,被请了出去。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好几十年过后,人们仍不能清楚理解电磁理论,还在讨论以太里的横波、纵波疑难。而脱胎于古希腊哲学的原子概念几经变迁到了量子物理的时代仍在被不断深入研究……
 
科学概念的意义,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无误的,而是在有关的现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之后,才逐渐被确定。并且伴随观测手段和研究方法的进步,科学概念本身也还在持续变化。
 
因此心理学研究对象模糊不清,概念难以定义,研究方法困呐,都不要紧,都清楚了也就不用研究了。只要人们能通过实验研究不断深入发掘现象,不断积累和更新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可以逐渐系统的揭示心理现象。
 
于是引申出了影响心理学科学发展进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特性,使得其研究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实验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1876 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开设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初衷,就是想让心理学摆脱内省的、自然观察的、推理思辨的哲学的研究方法,进入客观的、实验的科学研究阶段。

 图 25  冯特

我们先再次回顾一下心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两个重要区别:

1、自然现象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有规律,可重复。心理现像,尤其是高级心理现象如情感、价值、思维,则有巨大的个体和群体差异;
2、自然现象的规律具有普适性,以还原论为研究指导思想。而心理现象则是有机整体的的复杂系统现象。
 
这种现象层面的根本性差别,对心理学的科学化有没有什么启示呢?
 
其实正是由于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的这些特点,使得研究者们长期怀疑心理学能否简单的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冯特建立他的心理实验室时是背负了很大争议和压力的。冯特当然也没有忽视这些问题,他构想的心理学包含三个部分:
 
1、 对低级理现象,比如感觉、视觉、认知过程,这种有共性,有普遍规律的心理现象,采用归纳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2、 对高级心理现象,比如情感、意识,价值,这种被文化影响,有巨大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心理现象,因为难以用实验进行研究,可以通过自然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3、 整合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将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基础科学。
 
不能不说冯特当之无愧开创了心理学“科学的世纪”,他在 1879 年提出的这三点心理学发展的构想,现在看来仍然准确。
 
自然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应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中,是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要经过还原论的阶段,才有可能逐渐发展出复杂系统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因此心理学研究可以大胆的尝试和创造性的发明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为本学科摸索合适的工作方法,而不必以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为准绳。
 
但这样做是否会导致研究存在过大的不确定度,或者说误差?
 
当然,因为心理现象的复杂性,被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者本人都不是恒常的客体,对心理现象的拆解和分化可能是对整体性的割裂和违背,研究中存在的各种认知的偏差,都会使得心理研究中存在误差普遍较大的现象。
 
但这不是重点,或者说,不能因为学科发展阶段中存在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因噎废食。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尽量减少各类误差,改进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
 
于是在心理测量领域,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从关注被试宏观能力的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到关注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认知诊断方法等,不断尝试减少各类测量误差。
 
针对心理现象的特点,人们也发明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出现了各种研究范式,比如注意研究的提示范式、搜索范式、过滤范式、双任务范式,内隐学习研究的人工语法范式、系列学习范式、信号检测范式、复杂系统控制范式,不断深入的对现象进行研究。
 
人们也开发出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技术(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正电子断层扫描扫描技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系统(fMRI)等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精准的观察人类大脑的现象。
 
在复杂和高级的心理现象方面,人们整合多角度的的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相关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遗传研究、跨文化研究、元分析技术,以期更为准确、有效的理解现象,构建理论。
 
而上述过程自冯特开创心理实验室,用“黄铜工具”研究心理现象至今,也不过用了不足 150 年。心理学可谓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也意味着尚在幼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说一说复杂系统。我记得我上一篇公号文章发表之前,朋友们说不满足于“有很多因素影响犯罪行为”,想要知道到底是有哪些因素。我的文章发表之后(犯罪与心理异常),大家又说不满于只是知道有哪些因素,还想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究竟是如何互相影响,导致一个人犯罪的”。
 
不如我给大家唱个歌儿吧……玩笑归玩笑,正经的说,我也不知道。找出影响因素或许是还原论的方法,但是如前所述,也是科学研究进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不学走,如何跑?

不能因此质疑心理学研究本身的价值,而是要看研究到何种程度。要知道科学研究这种程度远比世俗的智慧精准的多。
 
换个角度说,复杂系统研究开端于  20 世纪的生物学领域,那时研究者们意识到始于文艺复兴的还原论、归纳性质的实验研究有其局限性,对知识的局限性和细化、分化,有违复杂系统的自然整体性。但是时至今日,尽管复杂系统是研究热点,却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计算机仿真研究、大数据分析研究,归根结底,也是基于某种模型去抓取数据,通过数据修正模型。尽管速度上远不是人类可以企及,但工作方式恰好正是科学研究本身的工作方式,并没什么新鲜。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而科学不会等待完美的研究方法出现才开始着手研究。科学不是完美的,有其时代性和局限性。科学家不是完美的,有人性共通的认知的偏差和偏见。尽管如此,科学也是人类面对内外现象,最诚挚,最先进的认知方法。
 
心理学研究因为所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其发展的路径必然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面。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样貌,即重视实验归纳的研究,也采用社会学科研研究的方式,以开放的心态诚实的面对复杂的现象。
 
或许未来的心理学会达成冯特的预期,有效的整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但目前,我们仍在路上。

参考文献:
1、David Hothersall.  心理学史(第 4 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汪凤炎.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高觉敷. 中国心理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Abraham Pais. 基本粒子物理学史. 武汉出版社,2002.
5、Keith E.Stanovich. 这才是心理学(第 11 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6、戴海崎,张峰.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 4 版) .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
7、Michael S·Gazzaniga,Richard B·Ivry ,George R·Mangun.   认知神经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什么是心理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