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诗歌】? 吕进良 “皮影戏"我的最爱

总第294期
【诗歌】
“皮影戏”我的最爱
作者 吕进良

提起皮影戏,在我的脑海中记忆最深,影响最大。“一口说唱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套锣鼓,支撑起所有的人物和情节,这就是陕西华州皮影。有句俗语:“中国的皮影在陕西,陕西的皮影在华州”就是对皮影戏的形象描写,诗人范成大的《夜市行》“吴台多少繁华地,偏爱元霄灯影戏”就是对皮影戏的生动刻画。
小时候,每逢年过节,或者村里人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小孩过满月,皮影戏是必不可少的事。于是村上要演皮影了,消息不径而飞,传遍了周边许多村庄。还没有到晚上村上的场面子,早就搭起台子,村里的老人孩子们,早就在台前放上好几排板凳,商贩们支起各种摊位,有麻花,瓜子,花生,糖果,糖胡芦等。
于是村里就比平常热闹起来了,商贩们的叫卖声,一群群孩子们的戏玩声…形成了特有的交响乐章。到傍晚时间,整个台下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里三层地外三层。
起初我对皮影戏并不感兴趣,只要一唱就想睡觉,但只要听见马锣一响,就特别精神,知道皮子娃娃要杀仗了,看地津津有味,最爱看们还是《孙悟空打闹天宫》常常是小手拍的不停,到了后来稍懂事后,父亲就对我讲戏中的故事情节,比如《打柴劝弟》《周仁回府》《回古城》《铡美案》《金琬钗》《刀劈韩天化》《黑龙坐台》《白蛇传》等戏剧,皮影戏大多数都些历史剧种,于是又给我讲了许多历史知识,比如三皇五帝,盘古开天,汉唐盛世等,这对我上学时选择学文科起了一定的作用。
皮影戏它的唱腔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满台群吼,时而弦音婉乐击打…《周仁回府》演绎地叫人肝胆断肠!《借水》又演得情意绵长“姓…桃…那咿…呀…那咿…呀…”真叫人听地风情万种,春风荡漾!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诗的吟唱。

皮影戏不但唱腔优美,皮影的做工更是一绝,它线条流畅,做工细腻,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我特爱皮子娃娃。记得坪里姥爷家,和太平寺外姥爷家都有戏箱,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也被搬到皮影戏了,于是那些老皮影就被破四旧了,我们兄弟们就从姥爷和外姥爷家“偷”了些皮子娃娃,成天地爱不释手,于是决定成立自己的“皮影戏班”,为了解决皮影不足,我们就用洋火匣,硬板纸代替牛皮,钢锯条是最好的刻刀,蓝水,红水,墨水就是颜料,然后弄些蜡烛,给上面涂上蜡就成功了!没有乐器,就用铜盆,玉米杆用来做胡胡,乐琴,没有银幕,有月光墙就成!我大哥是戏曲高手,他在我们之间就前声,其他人各行其事,一切唱腔和乐器声都是出自我们演绎之中,那场面很是有趣。 我们的师傅就是台上表演的老艺人,比如潘京乐,吕崇德…挑线的有坪里忙娃(郝炳黎),塬上刘正红等,还有三义村王水龙,说起三义村王水龙还有一段典故,王水龙平时说话结巴,可唱起皮影戏吐字清晰,委婉动听。有一次跟老婆吵架,实在招架不住,于是怀抱月琴边唱边说:“叫娘子…等等等咦等等等…你嫑说…听我慢慢给你学……”惹得围观地哈哈大笑,老婆的气顿时大消,真拿他没办法。成为高塘三川盛传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们邻村吕塬村演皮影戏,我父亲就带领我们兄弟几人去看,临出门时母亲喊到:“不要去,天不对要下雨!”我父亲从队上下了工,从笼里摸了个馍,一边吃一边说:“走,看戏去了――”于是他就带着我们兄弟们出征了!路上遇见邻居我叔他笑着对我父亲说:“老哥,你像杨令公一样,带着儿郎们出征呀!”惹得大家一场哄笑…那天晚上看戏的人很多,我们是外村人没有占上好地方,只有在远处观看,我人小看不见,父亲把我架了起来,那晚看的是《宝莲灯》,刚刚看到刘彦昌出了三圣母庙门,天降大雨,可这时候老天爷可真地下雨了,别人都去急忙跑了,可我硬是不想走,谁知雨越下越大,只好回家,走到回村的大坡已经路上形成小河了,于是我就顺地溜马马回家!
我喜爱皮影戏,它已经根植在我的血脉里,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一个人在无聊的时侯,也会去唱一段,觉得生活充实了许多,也是对故乡的依恋,和我对老父亲深刻的怀念!故乡,故土,还有那段人生的无限思念。

图音视频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吕进良(曾用名:吕江尚)网名:仙河居士,农民诗人。华州区大明镇吕楼村人,1965年出生,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喜爱文学诗词,散文,华州区作家协会会员,常有散文,诗歌,打油诗,顺口溜在《塬上人家》《秦岭天地》《华州文艺》《布伦山文学》等网络平台发表。
投稿说明
信箱:1348155770@qq.com
微信:13474185189
本平台优先首发原创作品。若遇特殊情况,经主编同意,也可转发别的平台上的重要作品。因平台来稿较多。所以,请作者发稿时,及时校对作品中的文字,并将音频、文本、作者简介及照片打包发送。作者所发作品文责自负。若有侵权和对号入座的纠纷,请及时联系本平台予以删除。谢谢支持!
爱生活 爱文艺
感谢关注《华州文艺》公众平台
我们在这里等您
文字编辑 欣怡
后台编辑 烟雨江南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