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票房是什么意思(票房多少万是什么意思)

  票房是什么意思

票房释义:
1.戏院、火车站、轮船码头等处的售票处。2.指票房价值:这部影片全市~已经突破一千万元。3.旧时指票友聚会练习的处所。
票房
拼音: [piào fáng]

  从业者需要了解哪些电影【票房术语】?

作者 / 坦克
“《XXX》票房逆跌了!”
“《XXX》排名逆袭了!”
“《XXX》走势跳水了!”
“《XXX》排片被腰斩了!”
每一天,我们都能在对外公开的相关行业媒体的单日票房分析、数据平台推出的档期概况以及电影片方发布的票房大字报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票房专业词汇。
而在对内的电影发行结案报告、针对票房走势分析报告中,此类专业票房词汇更是屡见不鲜。并且,不同于【同比/环比】【增长/下跌】等能够在字词典、百度百科中能够查到其准确含义的词汇,形容电影票房走势的词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电影行业内专用话术的习惯,并与其他行业形成壁垒。
平心而论,电影行业的诸多专业词汇,都是舶来品。正如【票房】【主角】【配角】【龙套】等词来自于戏曲行业。而票房专业词汇,也多来自于金融股市、体育比赛以及其他文娱领域,但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运用后,又和原本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异义。
作为电影行业媒体从业者,拍sir也经常会收到很多朋友关于票房知识的问询,可以说,不仅仅是电影行业发行、数据方面的行业新人,甚至很多电影出品、制片、营销领域的资深从业者,也都会在工作中遇到很多不了解的票房知识,而对于票房专业词汇的不熟悉,也成为不少从业者的“痛点”。
如何准确应用电影票房专业词汇,也是每个电影人应该具备的行业常识。本文也尽量系统地把我们常见的几个用来形容票房走势、总结单日、单片票房表现的票房词汇解释清楚,也希望能给更多的业内人带来便利。
大盘
显而易见,大盘一词借鉴于股市。在电影票房领域,大盘是指在固定时间段内,全国所有院线电影的票房之和,有日大盘、周末大盘、周大盘、月大盘、档期大盘、以及年大盘等多种分类,有时候也可以缩略简写为日盘、月盘,也可以直接用票房一次替代,例如年票房=年大盘=年票房大盘,11月大盘=11月票房=11月票房大盘。
例句:
2018年中国内地年大盘为609亿人民币;
上周大盘报收6.269亿,同比去年同期下跌12.2%;
跳水
和“大盘”一样,跳水原本也是股市术语,指股市大盘或某支股票不顾一切大幅度迅猛地下跌,即走势像高台跳水一样在短时间内直线向下。在票房领域,因为目前电影票房走势,多用折线图来表现,跳水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票房大盘或者单部影片的票房走势,但是通常情况下,用来形容单片的情况较多。
某部电影票房曲线跳水,除了和档期有关联之外(比如情人节次日),主要和影片的质量有关。大多数口碑质量不佳的影片,都是具有较高的首日票房,然后从次日开始走出跳水走势。另外,和“跳水”对应的词,则是“暴涨”。
逆袭
逆袭一词,目前基本已经变成了互联网通用词汇,但是其实现代汉语本义的【逆袭】一词,并不是目前我们所用的词义。目前我们所理解的逆袭一词来自于日本,是在逆境中反击成功的意思。
在电影票房领域,逆袭一词也较为常见,并且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票房。逆袭为动词,主语可以有多种情况。比如一部最初表现并不起眼的影片,如果最终成为了档期票房黑马,一般伴随着最开始的上座率逆袭、场均人数逆袭,之后就是单日票房逆袭、排片率/排片场次逆袭,最终实现累计票房的逆袭。
例句:《红海行动》在上映次日完成了对《女儿国》的单日票房逆袭,第三日完成了对《捉妖记》的上座率及场均人次逆袭,并最终在上映第23天实现了春节档票房冠军的逆袭。
后劲
后劲,或者叫票房后劲,或后劲系数,是影片累计票房/首日票房的比值,一部影片的后劲强弱反映出影片的票房走势是否强劲。在3-5年前,影片的后劲一般是指影片累计票房/首周票房的比值,但随着电影口碑扩散的加速,首周的概念逐渐被淡化,因为大多数影片口碑在次日甚至首日晚场时就能够影响该片的后续走势,因此目前多以首日票房衡量影片的票房开局爆发力。
票房后劲和影片的质量正相关,两者的联系最为紧密。口碑较好后续所吸引到的观众更多,反之口碑较弱会迅速从市场中消失。当然,档期环境、影片类型也是影响票房后劲的两个因素。
票房后劲也被叫做票房动力指数,指数越大说明后期票房产出越好,越小则为断崖式票房下降,正常范围为5-10,小于5为口碑较差的影片,大于10为黑马或口碑爆棚的佳片。
例句:《流浪地球》后劲达到了26.2倍,是2019年春节档票房黑马。
腰斩
“腰斩”原本为古代酷刑的一种,在金融领域也被来形容某股票、市值在短期内有着超过一半的跌幅。
不过在票房领域,“腰斩”一般不是形容单部影片的主动形态,而是作为被动词来描述某部影片。一般被用来形容排片和票房,多用在有新片入市的时候,用来形容新片对老片的冲击。
在排片和单日票房上,新片会对老片产生极大的冲击。虽然腰斩的准确概念是造成大概50%左右的冲击,但是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普通周五,新片对老片的冲击一般会在70—80%以上,到周六周日之后,新片的排片才会逐渐回归正常。而对于春节、国庆以及小长假档期,新片对于老片的影响,基本都会达到90%以上,相当于“脚踝斩”了,但是我们依然会用“腰斩”一词做统一形容解释。
例句:伴随着本周末三部新片的入市,《疯狂原始人2》的排片被腰斩。
预售系数
预售系数,是指某部影片的首日票房与首日预售票房的比值。和票房后劲一样,预售系数也属于票房领域的专属词汇。
一般而言,预售系数越高,反映出影片临时购票观众越多,线下动员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但这也不是绝对,发行公司为了争夺排片,经常采取首日锁座、预售注水等操作,有些影片甚至出现预售系数不足2的窘境。如果首日票房注水量越多那么系数相应的越低,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预售系数的高低还和影片类型、热度等有关。
另外影片的预售值,一般截止为首映日当天的0点为止。不同影片的正式开画时间并不同,这也导致早上10点和晚上6点上映的影片的预售系数也会有所不同。
例句:晚6点才正式开画的《除暴》预售822万,首日票房报收5136万,预售系数高达6.24,大幅超出预期,也显示了该片类型的优势。
逆跌
逆跌一词,可以说是所有票房词汇中,对于外界最难理解的一个词了。通常情况下,电影票房是一天比一天低的,能够打破这个固有魔咒,在某一天票房比前一日实现了增长,也就是“逆跌”。
逆跌一词虽然也是股市用语,但是该词在股市中和在电影行业,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股市中,大盘升,某个股票跌,就是“逆跌”;在电影票房中,大盘跌,某部电影却涨,被称为“逆跌”。
可以说,电影票房中的“逆跌”,与金融、股市领域的逆涨、逆升、逆风上涨等词一个含义。因此也造成了很多行业外的人对“逆跌”一词的误解。
虽然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是谁最早开始使用“逆跌”一词来描述电影票房走势,但是早在15年前,毕成功的北美周末票房新浪专栏时期就已经被运用,后来在电影票房吧、北美电影票房榜吧等民间票房群体中被广泛传播使用。
现如今,不少电影发布电影票房成绩大字报,也会非常愿意使用这个词。
但逆跌也有着专门的使用条件,描述今天票房比前一天高,并不是都能用“逆跌”来形容的。
例如一部周五上映的电影,其周六单日票房比周五有所上升,是不能称之为“逆跌”,因为周六票房比周五高是正常的市场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周日票房相比周六会有所下跌,这个时候某部影片票房上升的话,就可以被称之为“逆跌”。
同理,周五相比周四上升、节假日相比工作日上升,是正常的市场现状,并不是影片的逆跌现象。
一部电影如果能够实现票房逆跌,通常都会走出一条较为强劲的票房曲线。
例句:2019年五一档,《何以为家》凭借口碑优势,在大盘连日下滑的情况下,连续三日实现逆跌,最终拿到凭借8.2%的票房占比拿到档期亚军,总票房达3.74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