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及译文注释(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及译文拼音)

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因材施教古文的注解: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九岁。

闻斯行诸: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当付诸实施吗?斯,此,指合于义理的事。诸,“之乎”的合音。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弟子。

退:畏缩不前。

兼人:好勇过人。兼,倍也。

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

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该文出自先秦《论语》。

文学鉴赏:

这一章,又一次看出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在了解其不同的品质之后,给予不同的教育。 这是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同时,通过这一章孔子对学生有退有进的教育,大家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番反思,如果属于临事退缩的,就要勇敢一点,做事不够勤奋的就要勤奋一点;

如果自己是过于果敢、轻率的就要退缩一点凡事再思而后行,如果自己是过于勤奋休息太少的就要注意休息好、注意卫生之道。

延伸阅读

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方针?

对。

孔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政治上著名的学说有克己复礼,即主张恢复先秦三代的礼乐秩序即周公之礼。同时提倡“仁”的学说,认为统治者需要勤政爱民。

在教育上,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即任何阶层的人应当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力。同时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育。

孔子因材施教的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 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 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弟子心想:“我赢定了。”

他正准备带客人去见孔子,恰好孔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 孔子看了客人一眼,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惊呆了。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就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们教育学生或者面对生活,都极有意义!

因材施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人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教育教学.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人性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当时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残杀,道德沦丧;不同国家族群或个人之间为利益互相争夺厮杀,相互之间矛盾复杂尖锐.孔子居乱思变,牢牢把握“人”这个主体,以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着眼于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建起了儒家“仁”学思想体系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二、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有教无类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官府之中,普通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开始实行“有教无类” 的教学方针.孔子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在孔子看来,教育对象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愿意接受教育,履行入学手续,都可以成为他的门生,没有身份、年龄和地域等的限制人人平等。

三、因材施教应然之意——教育过程公平

所谓教育过程公平,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情感变化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创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具有不同潜能、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并使其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进步,达到孔子乐学乐教的境界,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弟子的特征。

四、因材施教的发展效果——人尽其才

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说人的智慧水平有差别,有上、中、下三等之分.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 但中人以下的人, 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经过这种“人尽其才”的因材施教之后,还要做到“才尽其用”。

举例分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关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可以看下面这个例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

同一个问题,孔子却对不同的人却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了后,百思不得其解。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这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具体学情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时至今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因材施教的原文?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 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 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 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首先,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的学生,就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

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论语·先进》篇中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别人说某件事应当去做,那么是否应该马上行动呢?”

孔子回答说:“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怎么能不同他们商量就干起来呢?”可是,当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却说:“立即去做吧!”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公西华同学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就问孔子:“这两位同学问同一个问题,您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小,做起事来容易退缩、保守,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胆量过人,做事莽撞,所以我有意限制他一下。”

孔子就这样“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