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视而不见的意思(“一眼看穿”与“视而不见” | 薛元明专栏)

视而不见的意思

01
  书 而 时 嘻 之 

薛元明
艺术批评家

“一眼看穿”与“视而不见” 文 | 薛元明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2月号
 “一眼看穿”却“视而不见”,不仅是批评的缺失,也预示了整个艺术生态存在的问题,不愿说破的本质是不能说破、不敢说破。  

如今的书法品评,格外强调所谓的视觉效果、视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等,有人进而将书法解读为“视觉艺术”。对此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个人如何理解皆不为过,毕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施之于众则大谬。然而,现实中盲目随大流的结果,就是各种书法展览逐渐向“视觉盛宴”的要求靠拢。究其缘由,展览有既定流程,要想入选甚至获奖,必须符合评委的口味。如果正好是认同“视觉艺术”的人担任评委,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必定大行其道,甚至可能变成一种流行风气。最典型的,如今的很多草书创作已经变成了“画面设计”,特别是章法疏密的处理倾向极其明显。绘画则变成了照片,克隆风景照竟为成功捷径。毫无疑问,艺术病症之原因,不仅要从书法学乃至艺术学中寻找答案,最终必定和社会学视角息息相关。需要反思的是,将书法解读为视觉艺术。首先,有人本身的客观原因。现代科学解释,个人8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眼睛天生有选择性,懂得找寻“与众不同”的对象。人群中有美女,第一眼就会关注,因为唤醒了多巴胺。一堆人中有熟人、朋友,第一眼也会注意到,因为储存了某种记忆。其次,与技术进步相关。当下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书画作品因为出版和展示的需要,常常被制作成高清图像。视觉要求不断被强化,现代摄影技术可以在一秒钟内生成几十张照片,不需要讲究姿势和笑容,可以随心所欲,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明星”。这使得每个人都有了表现的野心,无所顾忌,甚至倾向于疯狂地表演。一言以蔽之,“眼”为心声、心眼相通。当视觉因素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眼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一眼看穿”成为必备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很多不良现象见怪不怪,明明一眼看穿了却“视而不见”。定居北京后的齐白石虽然强调要辨别真伪,一眼看穿,有时可能会做到目光如炬,但人有时也会走神,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俗话说“看走眼”,说明任何人都可能有马失前蹄之时。有时是真看不懂——所谓的“睁眼瞎”,迷信所谓的头衔和包装,不明就里,对于“江湖书法”大加赞赏,直到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如今很多时候,即使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相,有时会被自己的眼睛蒙骗,不一定“眼见为实”,而是眼见为虚,因为PS和美颜软件比比皆是。这既是人的盲区和盲点所在,也是被屏蔽、被选择地看见,人总是喜欢极力展现美丽的一面,对方很可能只想让你看到可以看到的。很多时候,只看到名家光鲜的一面,从而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视而不见”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事于现实中存在多种情况:有时候发现别人看自己,由于某种原因故意视而不见;或者遇到不想见的人,也会“视而不见”;拘谨的人,如果想在公开场合表演,先要学会旁若无人,亦是视而不见。当下不断上演“皇帝的新装”,看破而不说破,更是“视而不见”。很多被过度吹捧的作品和名家,根本经不住推敲,轻轻一戳,牛皮就破了。为何能够一眼看穿、形形色色的“皇帝的新装”骗局屡屡上演?这当中有一个“概率”。比如风险投资和相应的保险,最为典型。短信诈骗就是通过错字来过滤筛选,最终锁定可以行骗的对象。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敢说真话的少,大家都沉默、都不点破,诈骗就可以得逞。同理,利用大多数人的沉默,以此蒙蔽更多不懂审美之人,正是当下书法圈乃至整个艺术圈类似闹剧不断上演的原因。为什么视而不见?主要是趋利避害的天性选择。“装”成为一种学问,有时则变身为一种“智慧”,也有利益因素。现实中的人情再所难免,或是某种任务推不掉,借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装腔作势,胡吹乱捧,自尊、立场、原则暂时放到一边去,致使违心之论比比皆是。红包评论更是见证了资本的力量,无人可敌。换个角度来看,让人不明白的是,书法圈为什么总有很多人热衷于展现丑陋的一面?写得再差也敢亮相,缺少自知之明,有时甚至到了恬不知耻的程度。答案是:借机混水摸鱼。有的人希望水越浑越好,可以随意突破既有的艺术秩序和规律,为自己争取到各种利益。这正是“江湖书法”涌现的初衷。当类似“作品”得到承认后,条件反射最终形成经验,可以作为炒作手段来吸引眼球,最终群起仿效,加以借鉴利用。李成吾曾提出“厚黑”一词。如今在书画界,从无知无畏到至贱无敌,成了群起模仿的“捷径”,岂不悲哉?对于艺术批评家来说,一眼看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眼看穿”却“视而不见”,不仅是批评的缺失,也预示了整个艺术生态存在的问题,不愿说破的本质是不能说破、不敢说破,连常识都不敢面对,想想有多么可怕。
林散之墨迹

记得林散之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不好的作品不要看,把眼睛看脏了,脏了之后就很难清洁。”垃圾作品造成视觉污染,有很多的负面作用。往更深层次来说,书法不能过度追求视觉效果,要始终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和作品的内在韵味。老子说“五色令人盲”,就是这个道理。说到本质,“一眼看穿”和“视而不见”,涉及到眼力和眼界。“视域”,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个人“视域”的有限性与被感知的实在性有关,“视域”的无限性则与未被感知的可能性有关。要获得对历史的正确理解,一个人必须尽力具备历史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解释,而不能只通过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解释。书法家的目标不能仅仅做一个专职艺术家,不能对现实世界视而不见,要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视域。书家要避免视觉污染,只需强调一点——关注经典。对于经典作品,要学会“凝视”。凝视就是专注,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不能只认为是谈技法,也不能简单地定性为带有儒家思想的烙印,而是强调专注,将心、眼、手、笔四者融为一体,要以正气来驾驭,以正视听,自然心无旁骛。屏蔽和过滤垃圾信息,就是舍得、放下,按照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断舍离”。学书法永远在路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学会抓住核心要点,努力成为经典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书家如果不能自我净化,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污化,一种是退化。个人时常凝视自己的内心,实质是一种反思;也要面对他人的凝视,即通常所说的监督。当他人凝视时,会促进个人思考——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么奇怪地看着我?本质就是一种评价。鄙夷的目光或锐利的目光,代表不同的心情,甚至没有任何意思,但自己做贼心虚,反而露馅了。凝视是相互的,看你的人只有你看他才知道他在看你。两个心灵相通的人对视,可以心照不宣,尽在不言中。如果无法沟通的人互相对视,只会增加更多陌生感和厌恶感。每个真诚热爱书法的人,也常常会和书法相互凝视。对于书法怀有真诚和敬畏的态度,书法也会回报以经典作品。如果怀有“恶意”,肆意嘲弄甚至解构经典,制造出垃圾,只会成为一时的笑料。尼采说过:“如果你长时间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你。”面对各种不良现象坐视不理,这必将是书法家乃至整个书坛所面对的深渊。马一浮《忆秦娥词稿》 25.5×15.5cm 1961年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藏如何学会自我净化,取决于书家的眼力,更取决于心力、定力和判断力。书家要养成敏锐的习惯,可以自动过滤和屏蔽,拉开足够的心理距离,走出现场,角度更大一些,避免“只在此山中”的判断;拉开足够的时间距离去评判,所谓“五百年后最公正”。世俗之人鱼目混珠,不肖之徒愚弄众生,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书法本身会自我净化。有的垃圾被当成杰作,只是暂时的,因为书法史的淘汰规律不会变,历代经典业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基石和标杆。追求经典就是追求永恒,生命的转瞬即逝和脆弱无奈,需要寻求某种象征意义。什么是书法的经典?简而言之,就是那些无法一眼看穿、常读常新、无法回避而绝不能视而不见的作品。
责任编辑|屈婷排版|田甜
 新书包邮   《艺术本无价》荟萃《艺术市场》15年精华 | 王世襄题签 众大咖推荐新书作者名单:叶佩兰 单国强 杜廼松  赵榆  陈传席 陈履生 朱绍良 刘尚勇 马海方 朱培尔 郭庆祥 贾廷峰 王倚山 朱万章 甘学军……

推荐阅读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点击左下 阅读原文 购买新刊

喜欢请点在看

视而不见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