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辣妈甜甜开课啦//高质量陪伴真的很重要

相比上一辈的父母家长,我们这一辈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早就意识到,对于孩子的养育绝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有学上”而已。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陪伴是有效的、高质量的?
华生的育儿理论
我们为什么要陪伴孩子?
玉米酱想给大家讲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在我们父母辈还有以上的教育理念里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仿佛是天经地义的。
打是亲骂是爱被普遍奉为真理,自家娃,不管怎么骂怎么打都是合情合理的。但这到底对不对呢?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他在1928年出版的《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
母亲,只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食物和庇护空间就可以了,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长大后依然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并且难以成才。
对于这个理论,华生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也就是日后在美国流行一时的育儿法——哭声免疫法。简单解释来,就是指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马上去抱他,而应该延迟一段时间再去抱,最好是哭等他不哭了才抱。随着延迟的时间越来越久,最终孩子形成了条件反射,就会不哭不闹,独立自强。
得出这个结论的实验非常残忍。华生挑选了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向他父母支付了极少的报酬让他来完成实验。实验过程其实和巴甫洛夫的狗有点类似。华生给了婴儿一些毛茸茸的玩具小老鼠、狗、圣诞老人,并让他与这些玩具共处了三个月,建立了一定的依恋情感。
三个月之后,华生把一个毛绒玩具像往常一样放在婴儿的身边,当他表现出开心,并且想要去触碰毛绒玩具的时候,华生突然在他身边用锤子猛敲钢棍,发出巨大的声音,当场吓得小婴儿剧烈抽搐并哇哇大哭。反复几次试验之后,只要这个毛绒玩具出现在他的身边,他就会立刻放声大哭并试图躲避。在华生用其他类似的毛绒玩具实验几次之后,这个小婴儿已经开始恐惧所有毛茸茸的东西,这些曾经给他带来爱与快乐的玩伴,现在只要放到他的身边,他就会止不住地哭泣。
这个实验结果让华生非常非常兴奋,他撰写了论文,一跃成为了当时最权威的教育学家。这种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也成为了当时主流的育儿方法。华生更是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都可以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在华生的理论体系中,人就是机器,你对孩子输入什么样的塑造和训练,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输出结果。然而结果呢?华生将他的理念,严格地贯彻在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他家族的悲剧一直延续到第三代。而那个当年被他用来做实验的可怜婴儿,在6岁的时候死于脑积水。
直到20年后,一个更加残忍的实验,才打破了哭声免疫法育儿理论的统治。
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
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1981)也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成为教授之后,为了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学习行为,建立了一座猴子的实验室,从此与猴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猴子们严格实行一猴一笼,小猴在出生之后立马从母猴身边带走。
根据华生的理论,产后立刻断奶,让孩子独立睡别的方间,母亲尽量避免和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哭的时候不去抱,以这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的父母不计其数。照这样来说,这些从出生就开始独立的小猴子应该更加聪明强壮能自食其力才对,但是哈洛却发现这些小猴子极其不对劲,和正常的猴子行为出现了巨大差异。
它们目光呆滞,手足无措,被放出笼子之后,不知道如何和同类相处。而且,这些幼猴无一例外,都对铺在笼中的毛巾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但是哈洛却发现这些小猴子极其不对劲,和正常的猴子行为出现了巨大差异。
而且,这些幼猴无一例外,都对铺在笼中的毛巾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当哈洛把毛巾拿走的时候,小猴子就开始尖叫,在笼子里翻滚,通过吮吸手指获取安慰。哈洛对此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从此开始了一系列毫无人性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哈洛做了两种“假妈妈”:一种是铁丝绕成的铁线妈妈,但有奶水和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种是软布做的绒布妈妈,这个妈妈只有触觉抚慰,没有奶水。小猴子们在饥饿驱使下,它们会找到“铁丝妈妈”吮吸,但只要一填饱肚子,它们就会尽快回到“绒布妈妈”那里。绝大部分时间里,小猴子都紧紧抱着并不能提供食物的绒布妈妈。
第二个实验,哈洛把会时不时发出刺耳声响的玩具,或者造型可怕玩具放进笼子,这些小猴则无一例外,会奔向绒布妈妈,并紧紧抱住。如果移走绒布妈妈,这些小猴则只会无助地抱住自己,蜷缩在角落里,对铁丝妈妈置若罔闻。
第三个实验:繁殖实验。上面实验那些小猴,成年后放归到正常猴群当中,都出现了孤僻、抑郁和自闭现象,甚至还出现了自残性和攻击性。哈洛想看看他们是否还具有繁殖能力,但最终发现,这批猴子不论公母,都不愿交配。哈洛不得已,只好做了一个可以固定母后的装置,找正常的发情公猴“霸王硬上弓”。这虽然是解决了交配和受孕的问题,但接着,更大的问题来了:这20只母猴中,有7只脐带剪断后便直接离开了,不再理睬自己的孩子,有4只更是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在实验中,只观察到1只母后,笨拙地尝试给孩子喂奶。也就是说:它们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
玉米酱第一次了解这个实验的时候,非常非常难过,不仅为成为实验牺牲品的小猴子们,更为跟他们有一样行为模式的人类。虽然实验非常残忍,但是哈洛得出结论,却拯救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健康独立人格并不是通过孤立和狠心的条件反射训练可以得到的,恰恰相反,细心呵护、在妈妈的爱抚下,充满安全感的孩子,更愿意去外界独立探索,长大后会更加健康,更加适应社会。
这就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意义。
高质量陪伴
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陪伴并不仅仅是呆在同一个空间里。八大权威媒体给出了「陪伴」的回答,其中就包括提出「陪着≠陪伴,不做隐形父母,拒绝隐性失陪」的口号和概念。

情感交流。高质量陪伴不只是时间和空间上陪着孩子,而是在情感上跟孩子保持共鸣。有的大人跟孩子坐着一张沙发,各自看着不同的屏幕,孩子在iPad上看动画,大人在手机上玩游戏,这只是陪着,而非陪伴。这就是很多家庭的现状。
结合心理学家们的探索,优质的陪伴一定具有下面两个特点:
·及时回应(Timely Response)
从华生实验结果带来的错误和灾难,我们不难得出,及时回应宝宝的哭声和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被注意、被认可和被关爱。
很多妈妈总是会提问「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大哭大闹该怎么办?」,但是哪里会有“无缘无故”的大哭大闹呢,我们如果能结合自己有记忆以来的经验,模拟孩子从平静到大哭大闹的情景,就会发现他们一定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通常是:受外界刺激- 产生感受(恐惧、沮丧、生气)- 表达情感(大哭大闹)。
在孩子情绪失控以前,其实每个阶段我们都可以通过及时回应她的感受和需求,来化解这些问题;而不是忽略或者切断和孩子之间的联系, 或者粗暴地觉得孩子哭闹就是不对的。即便是对于0-1岁之间还不能说话的宝宝,这种及时回应和尝试安抚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
·积极互动(Positive Interactive)
和孩子之间良好沟通对于建立积极和谐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这种积极的倾听和互动表明我们在乎孩子的感觉,接纳他的感受,并了解她的需求。
我们看手机的时候,我们在跟手机产生联系(或者跟手机对面的人产生联系),我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就与此时此地无关,而寄放在另外一个空间。对此时此地在你身边的孩子来说,就无法感知到你的情绪状态,更无法介入与你的关系中。孩子虽然年幼,但是他们比你想象当中的敏感好多。他们会有非常强烈的距离感,会知觉到被疏远甚至是被拒绝:「你不在乎我,你不想跟我在一起」。
尤其在0-6岁的早期教育阶段,和孩子的积极互动,互相表达和倾听,正是优质早教所必备的。回到陪伴本身。陪伴的意义,是为了跟孩子在一起,优质陪伴才是给宝宝更适合的爱。如果累的话,直接说累就可以。也可以瘫倒在沙发上,告诉孩子你今天都做了什么。把孩子当成一个聊天的人,问一问他最近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就像朋友的闲聊一样。如果不想聊天的话,一个简单的拥抱也很好。
END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