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如何讲好“家”的故事?(上)

点击蓝字关注“老记说事”
“家庭”,引起了越来越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家庭题材报道已成为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妇女报将家庭作为报道重点领域,连续三年组织策划了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先后推出了“寻找最美家庭大型口述实录”“最美的一天”“领导干部谈家风”“喜讯捎给总书记——回访习近平看望慰问过的家庭”等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家”字做文章,采访数百个家庭,晒家庭幸福、议家风家训、讲最美故事、展文明风采,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凸显了媒体的品牌效应。
01
娓娓道来,“第一人称”讲述家庭故事,常人琐事最动心弦
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遍说教。
“我本名叫金晓,网名‘馒头’,南京人,北漂13年。我媳妇网名‘橙子’,河北邢台人。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病房。2009年初,朋友要去探望一位‘美女病号’,因为医院有些远,就拜托我开车送他去。那位‘美女病号’就是‘橙子’。我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不娇气,我就要了她的手机号,经常去看望她……”——摘自《生死相依,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
“家”系列报道之“寻找最美家庭大型口述实录”,采用的是口述实录的新闻报道方式,即家庭主人公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家庭亲历、亲感故事。
由于受采访场景、时限、角度等因素的限制,报纸文字新闻的直观性和还原性较弱,易受描述与记录缺失的诟病。而口述新闻则打破局限,以自然、亲切的口语,真实、原生态的表述,打开了报纸与真实家庭生活的一个交接口,增强了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读性,使报道也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小”版面从此有了“大”容量。
《婆婆好福气五儿媳争赡养》一文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家有18口人,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今年60岁了,是家里的长媳,有四个妯娌。我们五个媳妇待婆婆跟娘一样亲,婆婆在我们家就是个宝。婆婆赵伏妮今年80多岁了,精气神可好了,人家一问婆婆‘你福气在哪里?’婆婆高兴地说,五个媳妇都对她好,她浑身上下哪儿都是福。”
正如文中的赵伏妮家庭一样,在“家”系列报道中,有四世同堂、孝老爱亲的家庭,有夫妻和睦、相携进步的家庭,有传承家风、教子有方的家庭,有勤俭持家、节能环保的家庭,有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家庭……这些家庭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家庭。他们讲述的故事无关明星绯闻,没有炒作噱头,有的只是家庭的温馨与亲情,传播的是百姓生活的收获与幸福,传递的是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家”系列报道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说的是“自家事”、议的是家常理、找的是身边人。上百个家庭有着上百种不同的生活,但每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报道在更深层次上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令讲述者的观点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02
亲历亲感,深入家庭体验“平凡一天”,闪亮细节打造有温度报道
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记者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才能发现,才能自然而然地让笔下流淌真情,写出有温度的好报道。
“3月18日一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巴特尔家小区门口,记者与其木德姐妹俩碰了个正着。她笑着说:今天小弟弟巴特尔家炖了一锅肉,叫我和三妹来吃,我们姊妹们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叫大家一起分享。每年春节,全家几十口都是在一起过年,今年在弟弟巴特尔家一直红火到初三……”(摘自《其木德:我们是让人羡慕的十兄妹》)
“家”系列报道之“最美的一天”采用了体验式新闻报道方式,即记者深入到被采访家庭跟踪一天,通过亲身体验,以新闻视角、平实笔触记录家庭生活。
亲眼目睹,亲身体验,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在稿件采写过程中,中国妇女报记者走进全国各地的“最美家庭”,跟他们坐在一桌儿吃饭聊天,与他们一起下田种地,一块儿做家务……体会他们的辛苦,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热情,回味他们的泪水,品味他们家庭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记者在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地接触中获得第一手的生动素材,使报道主题在体验中不断深化,使报道的深度和可信度不断增强。
而与此同时,在与家庭近距离的接触中,记者通过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挖掘,让很多生动鲜活的细节跃然纸上,这组体验式报道因为“眼见为实”而细节极为丰富:
“记者在她(牛淑珍)家的卫生间,看到了用不同容器收集起来的两三种不同颜色等待重复利用的水。”“在屋里挨着阳台的一角,铺着一层褥垫,褥垫上摆着一些孩子的玩具。男主人张多智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就是外孙女和自己的哥哥(智障人士)平时玩的地方。”
琐碎的家庭生活被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看似平淡,但精心采撷的细节串在一起,铸成了一个个打动人心的瞬间,给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作者为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妇女报采访中心主任)
(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抽丝剥茧
让传媒更有趣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